查古籍
炎熱的夏季常有人出現(xiàn)精神不振、面色無華、頭暈目眩、昏昏欲睡、食欲減退、口淡無味、肢體酸楚、疲乏無力、體重減輕、消化不良等癥狀。但到醫(yī)院又查不出什么結果。種現(xiàn)象就是人們所說的“苦夏”。
易患“苦夏”的人,多屬中醫(yī)的陽虛體質,其原因是先天稟賦不足或重病久病耗氣傷血所致。平時缺乏體育鍛煉、體質較弱。這些人往往表現(xiàn)為形寒肢冷、目眶黑黯、夜多小便、血壓偏低等陽虛之象。中醫(yī)講腎陽虛衰不能溫煦脾陽,致使脾虛胃弱,營養(yǎng)吸收障礙。如果再經(jīng)常廢寢忘食、勞逸失常、飲食不節(jié)、冷熱失調或過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就可使脾胃負擔過重,消化不良,夏季炎熱,耗氣傷津,降低了身體的抗病能力而引起“苦夏”。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陽氣回升,乍暖還寒,晝夜溫差較大。易患“苦夏”的人體溫調節(jié)中樞不能適應氣候變化,就會漸漸地出現(xiàn)困倦乏力,頭暈不適,少氣懶言等氣虛陽微之象,至清明前后最為明顯。不適時治療,延至夏季就會出現(xiàn)上述的“苦夏”之象。甚者出現(xiàn)休克。
防重于治?!安∫殉啥笏幹?,“渴而鑿井,斗而鑄錐”為時已晚,故“苦夏”亦應預防為主。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尤其在春季應盡早打開臥室的門窗,保持室內通風,加強體育鍛煉,并保證足夠的睡眠,增強抗病能力。多吃蔬菜水果如韭菜、芫荽(即香菜)、草莓、水蘿卜等及其他易消化的食物。甚者輔以補中益氣丸或人參歸脾丸、烏雞白鳳丸等益氣健脾養(yǎng)陽之品,服用2周即可確保春安夏泰。還可選用中草藥黃芪30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陳皮6克,升麻10克、柴胡6克、甘草6克、當歸10克、仙靈脾15克、熟地12克及大棗10枚。每日一劑,常規(guī)煎服,連用4—6劑即可。愿“苦夏”擁有健康的春天,愉快地度過炎熱的夏天。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炎熱的夏季常有人出現(xiàn)精神不振、面色無華、頭暈目眩、昏昏欲睡、食欲減退、口淡無味、肢體酸楚、疲乏無力、體重減輕、消化不良等癥狀。但到醫(yī)院又查不出什么結果。種現(xiàn)象就是人們所說的“苦夏”。
易患“苦夏”的人,多屬中醫(yī)的陽虛體質,其原因是先天稟賦不足或重病久病耗氣傷血所致。平時缺乏體育鍛煉、體質較弱。這些人往往表現(xiàn)為形寒肢冷、目眶黑黯、夜多小便、血壓偏低等陽虛之象。中醫(yī)講腎陽虛衰不能溫煦脾陽,致使脾虛胃弱,營養(yǎng)吸收障礙。如果再經(jīng)常廢寢忘食、勞逸失常、飲食不節(jié)、冷熱失調或過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就可使脾胃負擔過重,消化不良,夏季炎熱,耗氣傷津,降低了身體的抗病能力而引起“苦夏”。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陽氣回升,乍暖還寒,晝夜溫差較大。易患“苦夏”的人體溫調節(jié)中樞不能適應氣候變化,就會漸漸地出現(xiàn)困倦乏力,頭暈不適,少氣懶言等氣虛陽微之象,至清明前后最為明顯。不適時治療,延至夏季就會出現(xiàn)上述的“苦夏”之象。甚者出現(xiàn)休克。
防重于治?!安∫殉啥笏幹?,“渴而鑿井,斗而鑄錐”為時已晚,故“苦夏”亦應預防為主。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尤其在春季應盡早打開臥室的門窗,保持室內通風,加強體育鍛煉,并保證足夠的睡眠,增強抗病能力。多吃蔬菜水果如韭菜、芫荽(即香菜)、草莓、水蘿卜等及其他易消化的食物。甚者輔以補中益氣丸或人參歸脾丸、烏雞白鳳丸等益氣健脾養(yǎng)陽之品,服用2周即可確保春安夏泰。還可選用中草藥黃芪30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陳皮6克,升麻10克、柴胡6克、甘草6克、當歸10克、仙靈脾15克、熟地12克及大棗10枚。每日一劑,常規(guī)煎服,連用4—6劑即可。愿“苦夏”擁有健康的春天,愉快地度過炎熱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