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山荊子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lus baccata(L.)Borkh.[Pyrus baccata L.]
采收和儲藏:秋季果熟時采摘,切片晾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1500m的山坡雜木林中及山谷陰處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山東等地。
山荊子,喬木,高達(dá)10-14m。小權(quán)無毛,暗褐色。葉互生;葉柄長2-5cm,幼時有短柔毛及少數(shù)腺體,不久即全部脫落,無毛;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3-8cm,寬2-3.5cm,邊緣有細(xì)鋸齒,嫩時稍有短柔毛或完全無毛。傘形花序,具花4-6朵,無總梗,集生在小枝頂端,花梗細(xì)長,長1.5-4cm,無毛;花白色,直徑3-20;花柱5或4,基部有柔毛,較雄蕊長。梨果近球形,直徑8-10mm,戲色或黃色,柄洼及萼洼稍微陷入,萼片脫落;果梗長3-4cm?;ㄆ?-6月,果期9-10月。
性狀鑒別,本品為規(guī)則扁球形,直徑約1cm,頂端有萼洼,稍凹隱,基部偶有果槽要柄長2-3cm。表面紅棕色,部開后分5室,偶有扁三角形種子,內(nèi)果皮稍革質(zhì),質(zhì)較重。味酸,微澀。
顯微鑒別,粉末特征:呈橙紅色。1.果皮表皮細(xì)胞棕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不均勻增厚,橫斷面觀表皮細(xì)胞呈扁方形。外被角質(zhì)層,厚約18μm。中果皮薄壁細(xì)胞易見。2.石細(xì)胞成群,黃綠色,呈類方形、類長方形、圓三角形,長20-187μ,直徑20-88μm,壁厚5-26μm,陰謀詭計孔稀疏,孔溝明顯,有的含黃棕色物質(zhì)。3纖維呈淡黃綠色或無色,常與石細(xì)胞相伴,直徑23-31μm,長208-403μm,壁厚約11μ,胞腔狹細(xì)。4.草酸方晶較多,切片或單個散在,呈雙錐形、類方形,直徑10-24μm,長至39μm。5.草酸鈣簇晶單個散在,直徑13-31m。
止瀉痢。主痢疾;吐瀉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研末;或釀酒。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山荊子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lus baccata(L.)Borkh.[Pyrus baccata L.]
采收和儲藏:秋季果熟時采摘,切片晾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1500m的山坡雜木林中及山谷陰處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山東等地。
原形態(tài)山荊子,喬木,高達(dá)10-14m。小權(quán)無毛,暗褐色。葉互生;葉柄長2-5cm,幼時有短柔毛及少數(shù)腺體,不久即全部脫落,無毛;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3-8cm,寬2-3.5cm,邊緣有細(xì)鋸齒,嫩時稍有短柔毛或完全無毛。傘形花序,具花4-6朵,無總梗,集生在小枝頂端,花梗細(xì)長,長1.5-4cm,無毛;花白色,直徑3-20;花柱5或4,基部有柔毛,較雄蕊長。梨果近球形,直徑8-10mm,戲色或黃色,柄洼及萼洼稍微陷入,萼片脫落;果梗長3-4cm?;ㄆ?-6月,果期9-10月。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為規(guī)則扁球形,直徑約1cm,頂端有萼洼,稍凹隱,基部偶有果槽要柄長2-3cm。表面紅棕色,部開后分5室,偶有扁三角形種子,內(nèi)果皮稍革質(zhì),質(zhì)較重。味酸,微澀。
顯微鑒別,粉末特征:呈橙紅色。1.果皮表皮細(xì)胞棕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不均勻增厚,橫斷面觀表皮細(xì)胞呈扁方形。外被角質(zhì)層,厚約18μm。中果皮薄壁細(xì)胞易見。2.石細(xì)胞成群,黃綠色,呈類方形、類長方形、圓三角形,長20-187μ,直徑20-88μm,壁厚5-26μm,陰謀詭計孔稀疏,孔溝明顯,有的含黃棕色物質(zhì)。3纖維呈淡黃綠色或無色,常與石細(xì)胞相伴,直徑23-31μm,長208-403μm,壁厚約11μ,胞腔狹細(xì)。4.草酸方晶較多,切片或單個散在,呈雙錐形、類方形,直徑10-24μm,長至39μm。5.草酸鈣簇晶單個散在,直徑13-31m。
功能主治止瀉痢。主痢疾;吐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研末;或釀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