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瓜子草(《植物名實圖考》),高腳鼠耳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救荒本草》
為石竹科植物粘毛卷耳的全草。
生長于路旁及草地上。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河南等地。
二年生草本,直立、簇生,遍體密生柔毛;高可達(dá)26厘米。莖下部紫紅色,上部綠色。葉對生;葉片長1~2厘米,寬0.5~1.2厘米,基部的葉匙形,上部的葉卵形至橢圓形,全緣,先端鈍或微凸,基部圓鈍;主脈明顯,凸出于葉背。小花集成二叉式的聚傘花序;萼片5,綠色,具腺毛,邊緣膜質(zhì),披針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2裂;雄蕊10,花藥黃色;雌蕊1,子房圓卵形,花柱4~5。蒴果,圓柱形,成熟時10齒裂。種子褐色,略呈三角形,密具細(xì)突起。花期4月。
小白鼠半數(shù)致死量為141.6克/公斤,和狗灌胃的有效量(2克/公斤)相差很大,故說明毒性較小;另一方面在對兔的腎、肝功能試驗結(jié)果中也說明了損害不大,但有影響。
含糖類。
降壓作用。水煎劑給麻醉兔、貓、狗靜脈注射的急性試驗及兔、狗灌胃等慢性試驗中均有良好的降低血壓效果,尤以狗的急性試驗和狗灌胃效果更為良好。婆婆指甲菜(6克/公斤)對家兔的降壓作用比利血平10%混懸液(5毫克/公斤)明顯。
《救荒本草》:"味甘。"
《植物名實圖考》:"清小便熱癥。"
內(nèi)服:煎湯,5~6錢。外用:搗敷。
①治婦女乳癰初起:鮮婆婆指甲菜搗爛,加酒糟作餅,烘熱敷于腕部脈門上,左乳敷于右腕,右乳敷于左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②治小兒風(fēng)寒咳嗽、身熱、鼻塞等癥:婆婆捐甲菜,芫荽,五至六錢,胡頹子葉二至三錢,水煎,沖紅糖,每日早晚飯前各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③治疔疽:卷耳鮮全草加桐油搗爛,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瓜子草、高腳鼠耳菜、山馬齒莧、天青地白、鋪地黃、巖馬齒莧、卷耳、大鵝兒腸、鵝不食草
出自《救荒本草》
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球序卷耳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rastium glomeratum Thuill.[C.Vulgatum L.var.glomeratum(Thuill.) Edgew.Et Hook.F.;C.viscosum L.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集,曬干或鮮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田野路邊山坡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全國各地。
二年生草本,高可達(dá)30cm。全株被灰黃色軟毛。根狀莖傾斜,簇生多數(shù)直立莖枝,枝帶紫紅色,上部有腺毛。單葉對生,基生葉匙形或廣披針形,基部狹窄成柄;莖生葉對生,葉片窄長橢圓形至寬卵形,長1-2cm,寬5-12mm,先端鈍,基部圓形,全緣,主脈明顯,在下面凸出。頂生二歧聚傘花序,花特密,簇聚成頭狀,基部有葉狀苞片;花便明顯或短;萼片5,披外形,被腺毛;花瓣5,白色,較萼片稍長,先端2淺裂;雄蕊10個,2輪,短于萼片;子房上位,1室,卵圓形,花柱4-5條。蒴果圓柱狀,上部較窄,熟時先端10齒裂。種子褐色呈三角形,具疣狀突起?;ㄆ?-5月,果期4-6月。
性狀鑒別 全草長約26cm,密生毛茸。莖纖細(xì),下部紅褐色,上部綠色。葉對生,完整葉橢圓形或卵形,長1-2cm,寬5-12mm,主脈凸出。莖頂端有二叉式聚傘花序;花小,白色。用手觸摸有粗糙感。氣微,味淡。
毒性:小白鼠半數(shù)致死量為141.6g/kg,和狗灌胃的有效量(2g/kg)相差很大,故說明毒性較小;另一方面在對免的腎、肝功能試驗結(jié)果中也說明了損害不大,但有影響。
球序卷耳葉含脂質(zhì)(lipid)[1]。
降壓作用。小煎劑給麻醉兔、貓、狗靜脈注射的急性試驗及兔、狗灌胃等慢性試驗中均有良好的降低血壓效果,尤以狗的急性試驗和狗灌胃效果更為良好。婆婆指甲菜(6g/kg)對家兔的降壓作用比利血平10%混懸液(5mg/kg)明顯。
肺;胃;肝經(jīng)
甘;微苦;性涼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感冒發(fā)熱;濕熱泄瀉;腸風(fēng)下血;乳癰;疔瘡;高血壓病
內(nèi)服:煎場,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①治婦女乳癰初起:鮮婆婆指甲菜搗爛,加酒糟作餅,烘熱敷于腕部脈門上,左乳敷于右腕,右乳敷于左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②治小兒風(fēng)寒咳嗽、身熱、鼻塞等癥:婆婆指甲菜、芫荽,五至六錢,胡頹子葉二至三錢,水煎,沖紅糖,每日早晚飯前各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③治疔疽:卷耳鮮全草加桐油搗爛,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植物名實圖考》:清小便熱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瓜子草(《植物名實圖考》),高腳鼠耳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出處《救荒本草》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粘毛卷耳的全草。
生境分布生長于路旁及草地上。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河南等地。
原形態(tài)二年生草本,直立、簇生,遍體密生柔毛;高可達(dá)26厘米。莖下部紫紅色,上部綠色。葉對生;葉片長1~2厘米,寬0.5~1.2厘米,基部的葉匙形,上部的葉卵形至橢圓形,全緣,先端鈍或微凸,基部圓鈍;主脈明顯,凸出于葉背。小花集成二叉式的聚傘花序;萼片5,綠色,具腺毛,邊緣膜質(zhì),披針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2裂;雄蕊10,花藥黃色;雌蕊1,子房圓卵形,花柱4~5。蒴果,圓柱形,成熟時10齒裂。種子褐色,略呈三角形,密具細(xì)突起。花期4月。
毒性小白鼠半數(shù)致死量為141.6克/公斤,和狗灌胃的有效量(2克/公斤)相差很大,故說明毒性較小;另一方面在對兔的腎、肝功能試驗結(jié)果中也說明了損害不大,但有影響。
化學(xué)成分含糖類。
藥理作用降壓作用。水煎劑給麻醉兔、貓、狗靜脈注射的急性試驗及兔、狗灌胃等慢性試驗中均有良好的降低血壓效果,尤以狗的急性試驗和狗灌胃效果更為良好。婆婆指甲菜(6克/公斤)對家兔的降壓作用比利血平10%混懸液(5毫克/公斤)明顯。
性味《救荒本草》:"味甘。"
功能主治《植物名實圖考》:"清小便熱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6錢。外用:搗敷。
復(fù)方①治婦女乳癰初起:鮮婆婆指甲菜搗爛,加酒糟作餅,烘熱敷于腕部脈門上,左乳敷于右腕,右乳敷于左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②治小兒風(fēng)寒咳嗽、身熱、鼻塞等癥:婆婆捐甲菜,芫荽,五至六錢,胡頹子葉二至三錢,水煎,沖紅糖,每日早晚飯前各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③治疔疽:卷耳鮮全草加桐油搗爛,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婆婆指甲菜拼音注音Pó Pó Zhī Jiɑ Cài別名瓜子草、高腳鼠耳菜、山馬齒莧、天青地白、鋪地黃、巖馬齒莧、卷耳、大鵝兒腸、鵝不食草
出處出自《救荒本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球序卷耳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rastium glomeratum Thuill.[C.Vulgatum L.var.glomeratum(Thuill.) Edgew.Et Hook.F.;C.viscosum L.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集,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田野路邊山坡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全國各地。
原形態(tài)二年生草本,高可達(dá)30cm。全株被灰黃色軟毛。根狀莖傾斜,簇生多數(shù)直立莖枝,枝帶紫紅色,上部有腺毛。單葉對生,基生葉匙形或廣披針形,基部狹窄成柄;莖生葉對生,葉片窄長橢圓形至寬卵形,長1-2cm,寬5-12mm,先端鈍,基部圓形,全緣,主脈明顯,在下面凸出。頂生二歧聚傘花序,花特密,簇聚成頭狀,基部有葉狀苞片;花便明顯或短;萼片5,披外形,被腺毛;花瓣5,白色,較萼片稍長,先端2淺裂;雄蕊10個,2輪,短于萼片;子房上位,1室,卵圓形,花柱4-5條。蒴果圓柱狀,上部較窄,熟時先端10齒裂。種子褐色呈三角形,具疣狀突起?;ㄆ?-5月,果期4-6月。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長約26cm,密生毛茸。莖纖細(xì),下部紅褐色,上部綠色。葉對生,完整葉橢圓形或卵形,長1-2cm,寬5-12mm,主脈凸出。莖頂端有二叉式聚傘花序;花小,白色。用手觸摸有粗糙感。氣微,味淡。
毒性毒性:小白鼠半數(shù)致死量為141.6g/kg,和狗灌胃的有效量(2g/kg)相差很大,故說明毒性較小;另一方面在對免的腎、肝功能試驗結(jié)果中也說明了損害不大,但有影響。
化學(xué)成分球序卷耳葉含脂質(zhì)(lipid)[1]。
藥理作用降壓作用。小煎劑給麻醉兔、貓、狗靜脈注射的急性試驗及兔、狗灌胃等慢性試驗中均有良好的降低血壓效果,尤以狗的急性試驗和狗灌胃效果更為良好。婆婆指甲菜(6g/kg)對家兔的降壓作用比利血平10%混懸液(5mg/kg)明顯。
歸經(jīng)肺;胃;肝經(jīng)
性味甘;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感冒發(fā)熱;濕熱泄瀉;腸風(fēng)下血;乳癰;疔瘡;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場,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復(fù)方①治婦女乳癰初起:鮮婆婆指甲菜搗爛,加酒糟作餅,烘熱敷于腕部脈門上,左乳敷于右腕,右乳敷于左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②治小兒風(fēng)寒咳嗽、身熱、鼻塞等癥:婆婆指甲菜、芫荽,五至六錢,胡頹子葉二至三錢,水煎,沖紅糖,每日早晚飯前各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③治疔疽:卷耳鮮全草加桐油搗爛,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植物名實圖考》:清小便熱癥。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