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夏季應注意飲食調(diào)養(yǎng)

    進入夏季,人體體內(nèi)消耗大大增加,體內(nèi)蛋白質(zhì)的分解加速。因大量出汗而失水、維生素B1、B2、C等多種維生素隨汗液大量排出;人的食欲會有所下降,胃納較差,消化吸收功能減退。如不注意合理的營養(yǎng),就會使身體不耐熱、易發(fā)痧、體重減輕、勞動能力減弱,甚則易中暑或出現(xiàn)其他疾病,影響健康。

    了解人體所需的7大營養(yǎng)素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水、膳食纖維是人體所需的7大營養(yǎng)素。一般情況下,只要不偏食、不挑食、不過分節(jié)食,七大營養(yǎng)素均可充分地從食物中獲取。如谷類食品主要是提供碳水化合物和部分蛋白質(zhì);蔬菜和水果提供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奶類和豆類是蛋白質(zhì)和鈣的重要來源;動物性食品是蛋白質(zhì)的主要來源,同時還提供部分脂肪;烹飪油則是脂肪的主要來源。

    合理選擇和搭配食物為了保證機體能量及營養(yǎng)素的需要,應適當?shù)亩噙x用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zhì)的易消化的食物,如各類主食、魚類、豆類、禽類等。還必須多選用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充分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適量少食高熱能、高脂肪的食品,以便減少體內(nèi)積熱。同時每天還應堅持補充水分在2.5—3升以上,保證每日在食物中有10克左右的食鹽。

    選擇適宜的加工方法夏天,人的消化功能會相對減弱,飲食不但要保證原材料的新鮮,還應注意品種多樣化。加工食物時,盡可能注意色、香、味、形俱佳,并經(jīng)常換食物品種,以便通過嗅覺、視覺刺激攝食中樞,調(diào)動食欲,調(diào)動消化腺的分泌。在烹調(diào)上,夏季常宜多采用燉、蒸、氽、煮、熬等方法。少用或不用燒、烤、煎、炸的加工方法。因為后者容易“上火”,吃了易引起口腔粘膜或牙齦紅腫甚至潰瘍。

    適時進補,調(diào)理五臟六腑從中醫(yī)的角度來了解并采取適宜夏季的食療方法,調(diào)理臟腑機體,更有益于身體健康。以便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功效。因甘味有和緩補養(yǎng)的作用,入脾經(jīng),脾宜淡補,可用粳米、牛肉、葵、棗等食物;苦味有燥和瀉的作用,入心經(jīng),心臟宜清補,可用麥、羊肉、薤、杏等食物。

    夏季常用的食物食物的種類很多,但在夏季有些食物的味性和功效會受到限制。在選擇藥物和食物時,應先了解其味性和功效。食物如苦瓜、絲瓜、冬瓜、南瓜、西瓜、黃瓜等食物均為清涼食物;葉類蔬菜和水果中的梨子、香蕉、李子等是維生素、無機鹽的主要來源,同時又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鴨子、鴨蛋、魚類等動物性食品性味多甘平或甘涼,是夏季中清補、平補的上等佳肴;豆類及其制品是價廉物美的夏季含蛋白質(zhì)、高鈣的清涼平性食物,常食可延年益壽。

更多中藥材
  • 那么首先第一個呢,就是四君子湯,我們叫四君子湯,四君子湯是中醫(yī)補氣虛的啊,在方劑學當中,補氣虛的第一方就是生豬、茯苓、甘草四味藥,那么這個可以補人體氣虛,這里邊呢,我要跟大家說一個是中醫(yī)這個補氣呀和祛濕的關(guān)系,一般來說,氣虛容易生成濕氣,濕......
  • 這個患者呢,是一個50多歲的一個女性,她來的時候跟我說,就是這個體質(zhì)狀況,就是怕冷,乏力,有時候打嗝噯氣,有時候呢還有胸悶,總愛跟這個女兒生氣,這母女倆也總吵架,晚上呢失眠,她這個。情況啊,他之前呢,到那個診所去看過中醫(yī),也吃過一段時間中藥......
  • 今天我繼續(xù)跟大家分享臨床案例,這是一個女性患者, 59歲,她的主要癥狀呢就是口粘膩,口渴口干,頸肩腰痛,還有那個大便粘呢,腸子咕咕響,怕冷,移動的呢就汗出,入睡困難,多夢啊,有時候經(jīng)常做噩夢,眼前還有飛蚊癥,容易眼睛流淚,還有手指麻,手指和......
  • 大家好,春天呢,中醫(yī)認為屬木,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一些樹木啊,草木啊都開始生長發(fā)芽了,那么這個時候呢,人體呢,也會出現(xiàn)這個木氣偏旺的情況,人體的木呢,中醫(yī)認為對應著我們的肝,肝屬木,這個時候肝木偏旺,郁而化火的情況比較多見了,那么最近呢,......
  • 這個患者是一個小患者,21歲,馬女士,她是一個學生,她來的主要就是口臭,牙齦愿意出血,早晨起來口內(nèi)出血比較明顯,自己刷牙呀,漱口就覺得口里邊兒有腥味兒,平素呢她吃飯是喜歡吃冷飲,大便還常常干燥,有點面紅目赤,那么看她的舌象呢?就是舌紅苔薄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