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冰黃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冰黃散處方

    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四兩。寒食面、生姜(切碎.搜面勻.日干),各一斤。

    炮制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治冒暑伏熱,頭目昏暈,嘔吐瀉痢,口干煩渴,背寒面垢。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新汲水或冷熟水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冰黃散別名

    卻暑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五)。

    處方

    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120克 寒食面 生姜(切碎,搜面勻,日干)各500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主冒暑伏熱,頭目昏暈,嘔吐瀉痢,口干煩渴,背寒面垢。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新汲水或冷熟水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尤氏喉科秘書》:冰黃散處方

    冰片2.4克 人中白 黃柏 蒲黃各3克 薄荷葉 黃連各4.5克 甘草 青黛 硼砂 樸消各1.5克 枯礬少許

    制法

    共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主口舌喉內(nèi)結(jié)毒;兼治丹毒。

    用法用量

    內(nèi)吹、外敷俱可。

    備注

    本方方名,《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引作"冰王散"。

    摘錄《尤氏喉科秘書》《醫(yī)學(xué)心悟》卷四:冰黃散別名

    止痛散

    處方

    牙消3錢,硼砂3錢,明雄黃2錢,冰片1分5厘,麝香5厘。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止痛散(《瘍醫(yī)大全》卷十六)。

    摘錄《醫(yī)學(xué)心悟》卷四《走馬疳急方》:冰黃散處方

    爐甘石、冰片、輕粉、乳香、孩兒茶、血竭、沒藥各等分。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下疳。

    用法用量

    以香油調(diào)敷。

    注意

    忌諸般發(fā)毒、動風(fēng)、辛熱之物。

    摘錄《走馬疳急方》《小兒病源》卷一:冰黃散處方

    上消1兩,大黃(細(xì)末)1錢。

    功能主治

    赤流丹毒。

    用法用量

    2味相合,新汲水調(diào)攪勻,用雞羽蘸藥時(shí)時(shí)涂掃,勿令干??捎?小篦刀子疏去流頭赤暈惡血毒汁,次以冰黃散涂之。

    摘錄《小兒病源》卷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土鱉蟲(頭足全,紙包,焙燥)、自然銅(醋煅7次)、血竭、無名異、乳香、沒藥,歸梢3錢,硼砂(甘草汁飛)4錢,巴霜15粒。制法酒糊為丸,每丸濕重1分,干重8厘。功能主治消瘀散毒。主杖傷、夾傷。用法用量量所責(zé)之?dāng)?shù)服多寡,總不過5丸。摘錄《雜......
  • 處方川芎2錢,草烏2錢,半夏2錢,麻黃1錢,蟾酥5分,南星4錢。制法以酒浸,曬干為末,再將芋艿葉絞汁拌濕,曬干研細(xì)。功能主治跌打損傷,痛極難忍。用法用量每服8厘,以酒調(diào)下。注意避風(fēng)。摘錄《傷科補(bǔ)要》卷四......
  • 《醫(yī)宗金鑒》卷八十八:八厘散處方蘇木面3克 半兩錢3克 自然銅(醋淬七次)9克 乳香9克 沒藥9克 血竭9克 麝香0.3克 紅花3克 丁香1.5克 番木鱉(油煠去毛)3克制法共為細(xì)末。功能主治接骨散瘀。跌打損傷。用法用量用黃油或童便調(diào),溫服......
  • 處方番木鱉(水浸去皮,麻油炸枯)5錢,蟾酥3錢,僵蠶1錢,乳香2錢,膽礬1錢,川蜈蚣3錢,甲片1錢,沒藥2錢,血竭1錢,朱砂3錢,蟬蛻1錢,全蝎3錢,原麝5分,牙皂5錢(去弦,炙),川烏1錢,雄黃1錢。制法上為細(xì)末,端陽修合,水泛為丸,如萊......
  • 處方桂心1兩,甘遂1兩,細(xì)辛1兩,歸身1兩,半夏1兩,甘草1兩,白芷1兩,芫花1兩,海藻1兩,紅花1兩,全蟲1兩,牙皂1兩,虎骨1兩,白及1兩,川烏(姜汁制)1兩,草烏(姜汁制)1兩。制法上藥各炒為末,用核桃肉泡去皮4兩,烏梅凈肉1斤,蒸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