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無花果根

    《中藥大辭典》:無花果根拼音注音Wú Huā Guǒ Gēn出處

    《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

    ??浦参?strong>無花果的,秋后采收。

    原形態(tài)

    詳"無花果"條。

    功能主治

    治筋骨疼痛,痔瘡,瘰疬。

    ⑦《生草藥性備要》:"治火病。"

    ②《重慶草藥》:"發(fā)乳,治痔瘡。"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復(fù)方

    ①治筋骨疼痛,風(fēng)濕麻木:無花果根或果,燉豬精肉或煮雞蛋食。(《湖南藥物志》)

    ②治喉癢:無花果根去祖皮,打碎,開水泡服。(《湖南藥物志》)

    ③治頸淋巴結(jié)核:鮮無花果根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無花果根拼音注音Wú Huā Guǒ Gēn出處

    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浦参餆o花果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Ficus carica L.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現(xiàn)我國(guó)各地均有栽培。

    資源分布:原產(chǎn)于亞洲西部及地中海地區(qū)。

    原形態(tài)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dá)3-10m。全株具乳汁;多分枝,小枝粗壯,表面褐色,被稀短毛。葉互生;葉柄長(zhǎng)2-5cm,粗壯;托葉卵狀披針形,長(zhǎng)約1cm,紅色;葉片厚膜質(zhì),寬卵形或卵圓形,長(zhǎng)10-24cm,寬8-22cm,3-5裂,裂片卵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鈍齒,上面深綠色,粗糙,下面密生細(xì)小鐘乳體及黃褐色短柔毛,基部淺心形,基生脈3-5條,側(cè)脈5-7對(duì)。雌雄異株,隱頭花序,花序托單生于葉腋;雄花和癭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內(nèi);雄花生于內(nèi)壁口部,雄蕊2,花被片3一4;癭花花柱側(cè)生、短;雌花生在另一花序托內(nèi),花被片3-4,花柱側(cè)生,柱頭2裂。榕果(花序托)梨形,成熟時(shí)長(zhǎng)3-5cm,呈紫紅色或黃綠色,肉質(zhì),頂部下陷,基部有3苞片。花、果期 8-11月。

    性味

    甘;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痔瘡;癰疽;瘰疬;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火病。

    2.《重慶草藥》:發(fā)乳,治痔瘡。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Dài Cǎo別名雀兒菜、野養(yǎng)菜、米花香薺菜。出處本品系地方性草藥,其原植物碎米薺之名始見于《野菜譜》,云:“碎米薺,如布谷,想為民饑天雨粟,官倉一日一開放,造物生生無盡藏,救饑,三月采,止可作齏?!霸谇宕吨参锩麑?shí)圖考》中......
  • 《中藥大辭典》:白常山拼音注音Bái Chánɡ Shān出處李承祜《藥用植物學(xué)》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玉葉金花或展枝玉葉金花的根。8~10月采挖,曬干。原形態(tài)①玉葉金花又名:鵝兒花。常綠蔓狀小灌木,高可達(dá)5米。小枝披柔毛。單葉對(duì)生,具短柄;葉膜......
  • 《中國(guó)藥典》:白扁豆拼音注音Bái Biǎn Dòu別名火鐮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英文名SEMEN LABLAB ALBUM來源本品為豆科扁豆屬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實(shí),曬干,......
  • 拼音注音Bái Biǎn Dòu Pí?jiǎng)e名扁豆殼來源即白扁豆的種皮性味甘,微溫。功能主治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能健脾利水,但無壅滯之弊。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 別名托柄菇、平緣托柄菇、蘑菇來源真菌類擔(dān)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白托柄菇Amanitopsis volvata Sacc.,以子實(shí)體入藥。生境分布夏秋兩季生于林內(nèi)地上。分布于河北、陜西、江蘇、安徽。性味苦,溫。功能主治追風(fēng),散寒,舒筋,活絡(luò)。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