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避暑方法不正確中陰暑人數增多一倍防病

    空調吹得過猛

    當心陰暑襲身

    過于避熱趨涼會使抗暑能力下降

    本報記者 申淑芬

    通訊員 施水泉 汪垠

    早報訊 昨天,家住杭州江干區(qū)景秋花園的杜女士突然中暑了,令她想不明白的是,昨天她出門打著傘遮陽,騎車時“全副武裝”,在家時都開著空調,還喝了不少冷飲,怎么還會中暑呢?杭州市疾控中心專家對此有專門說法,原來,杜女士中的是“陰暑”。

    “靜而得之為陰暑”。中醫(yī)將在烈日下勞作、長途趕路,或在高溫下長時間勞作等引起的中暑稱為“陽暑”,而“陰暑”則是夏日過于避熱趨涼引起的。據市疾控中心統(tǒng)計,最近一周來,中“陰暑”的病人急劇上升,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

    幾天的杭城,連晚上都是悶熱異常。為避高溫,市民們各顯神通。但由于一些避暑方法不對頭,一些市民就中了“陰暑”的暗箭。

    昨天上午,市中醫(yī)院就來了好幾中陰暑的病人。中學生小柯為圖涼快到網吧里玩游戲,但進去沒多久,他便覺得頭暈、惡心、渾身皮膚發(fā)燙,于是被父母送進了醫(yī)院。

    市中醫(yī)院急診科主任樓正家昨日告訴記者,從該院這幾天收治的中暑病人來看,以往中暑比例較高的人群——烈日下的戶外工作者,如今由于普遍比較注意自身的防護,中“陽暑”者比前幾年減少了約五成;而那些并不長在烈日下活動的人群,因為長時間待在室內吹空調,耐熱能力下降,加上防護不夠,像杜女士那樣因“靜”所致的“陰暑”病例卻在急驟上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以上。

    考慮到最近杭州38℃以上的高溫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為防“陰暑”的侵襲,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要合理使用電扇和空調,特別是睡眠時,不要對頭直吹,空調溫度應保持在26℃以上。大汗淋漓時不要圖一時痛快而用冷水澆身,夜間最好不要露宿,要多飲水,每天可吃些如梨、西瓜等性偏涼的水果,盡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0211003)

更多中藥材
  • 患者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小男孩兒,他來診的時候就告訴我說咳嗽已經有半個月了,半個月之前,得了感冒,發(fā)了幾天燒,自己吃點藥之后緩解了,不發(fā)熱了。然后,現在主要的一個表現就是咳嗽,咯黃痰,嗓子也不疼,肺子里面也沒有說胸悶的感覺,鼻子也通氣兒,鼻子也......
  • 就是告訴我們,春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jié),溫差變化比較大,那么在春天我們要多穿一點兒,不要說特別怕熱,一熱就著急把衣服全剪掉。秋天,你也不要著急加衣,一定要是根據氣溫的變化來適當的增減衣物,調攝寒溫,避免出現了這種,因為過寒過熱導致人體發(fā)生疾病這......
  • 那么結合臨床的實踐,我認識到這種結節(jié)類的疾病,它也是分寒癥和熱癥。什么概念呢?說陽化氣,陰成形。這種有形的結節(jié)是由于陽化氣的這種功能失常所導致的,那么它分為兩端,第一端呢,是陽化氣的功能太過了導致陽熱太盛,這種熱性結節(jié)的產生是什么原因呢?是......
  • 那么在臨床當中,失眠分為各種類型,有的人表現也不太一樣,但是終歸起來,失眠就有兩個核心的要點,我們一定要了解。失眠的兩個核心要點,在我看來,第一火熱擾及心神,心神不寧它就容易失眠,第二點,心血不足,不能夠濡養(yǎng)心神,這樣也會導致失眠。那么這位......
  • 那么這種腸道的息肉尤其引起我們重視,之前跟大家科普過一句繞口令,說腸息肉一般呢,他不會轉化為腸道的惡性腫瘤兒,但是腸道的惡性腫瘤兒多半是由腸息肉發(fā)展過來的,所以說我們在生活當中遇到這類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這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患有腸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