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立冬多吃溫熱益補的食物

    今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9節(jié)氣———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當太陽到達黃經(jīng)225°時,就是“立冬”節(jié)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

    立冬,雖然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但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冬季,真正的冬季是以連續(xù)5天日平均氣溫低于10℃為標準。立冬時節(jié),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于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還不太冷。點,尤其在咱們煙臺地區(qū)為明顯。當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不僅十分怡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

    民間有立冬補冬之習俗。咱膠東人的說法是“立冬的餃子入伏的面,吃了一輩子不遭難”。這個時節(jié)正是吃大白菜餃子的好時候,再買上兩斤羊肉,你可以燉著吃,也可以涮著吃。

    立冬了,白天越來越短,每天不到17點,天就黑了。因此這個時節(jié)宜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同時,隨著越來越冷的天氣,我們應該多吃一些溫熱益補的食物,因為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應多吃主食,適當吃點羊肉、鵪鶉和海參。因為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zhì)及脂肪,熱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天冷了,川菜中的麻辣火鍋更火了,這是因為民間有說法稱“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揮發(fā)油,胡椒中含胡椒堿。它們都屬于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僅可以增進食欲,還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御寒能力。

    此外,動物肝臟、胡蘿卜可增加抗寒能力。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芝麻、葵花子也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nèi)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延伸閱讀】

    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

    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zhì)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nèi)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xiàn)為產(chǎn)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海帶、紫菜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chǎn)生熱量。

    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nèi)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chǎn)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huán)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發(fā)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更多中藥材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遺作及學習《傷寒論》原文,總有不同的收獲。而今整理其注解《傷寒論》的原文時,引起筆者深思的是論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對此一讀而過,未引為重視。但近幾年常思考六經(jīng)類證、方證的六經(jīng)歸類,對不少方證難以認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臟病變引起心肌收縮力明顯降低和(或)心臟負荷明顯增加,導致心排血量顯著、急劇地降低,組織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綜合征。臨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較常見,急性右心衰竭較少見,常見病因有風心病、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病、肺心......
  • 鐘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醫(yī)院張某,男性,65歲。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護送來診?;颊咚赜忻谀蛳到Y石史,先后在湖南某醫(yī)院歷經(jīng)3次碎石,但結石未能排出,雙腎仍然積水??淘\:患者臉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語,表情淡漠,時有惡心嘔吐。大......
  • 張男。脈象浮緊,重按細滯,舌苔糙白,口干飲多,脘悶不舒,二便均少,寒熱頭痛,遍體酸疼,是太陽之經(jīng),為風寒所束縛,陽明之腑,有濕濁之蘊蓄也,當用表里兩解之。川羌活一錢,防風一錢,紫蘇一錢,陳枳殼一錢,廣皮一錢,赤茯苓四錢,焙黃菊錢半,絲瓜絡二......
  • 郭世岳 河南省滑縣中醫(yī)院侍診國醫(yī)大師路志正,總結其調(diào)理脾胃法的特點如下。調(diào)理脾胃注重升降調(diào)暢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以升為主,胃以降為和。脾升胃降,納運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氣血,充養(yǎng)機體以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