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烏龍擺尾

    《中藥大辭典》:烏龍擺尾拼音注音Wū Lónɡ Bǎi Wěi別名

    蛇烏苞、黑烏苞、倒水蓮、烏泡(《湖南藥物志》),灰山泡、紅泡勒、大勒潭(《廣西藥植名錄》)。

    出處

    《湖南藥物志》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灰白毛莓根、葉。

    生境分布

    生長于曠野坡地、溪邊、路邊草叢中或灌木叢中。分布廣西、廣東、貴州、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蔓性灌木,高1~3米。小枝及老葉柄具針狀刺和灰白色絨毛,雜生腺毛。單葉互生,紙質(zhì),近圓形或廣卵形,長4.5~8厘米,寬4.5~9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邊緣有技缺刻和不整齊的細鋸齒,上面主脈上具疏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茸毛;葉柄長1.5~3厘米;托葉撕裂線狀至三角狀.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及花梗密被絨毛;苞片2,線狀;花萼5裂,披針形;花瓣5,白色,倒卵圓形;雄蕊多數(shù),分離;雌蕊多數(shù)。聚合果近圓形,紫褐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本植物的果實(蓬藁)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

    《湖南藥物志》:"酸澀,無毒。"

    功能主治

    ①《湖南藥物志》:"根:治經(jīng)閉,產(chǎn)后感冒,腰腹痛,筋骨疼痛、麻木不仁。葉:治跌打損傷,瘰疬。"

    ②《廣西藥植名錄》:"根:治痢疾。葉:治蟲牙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烏龍擺尾拼音注音Wū Lónɡ Bǎi Wěi別名

    蓬蘽葉

    英文名Root of Greywhitehair Raspberry出處

    出自《湖南藥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bus tephrodes Hance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挖根,除去莖干和須根,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m的山坡、路旁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灰白毛莓 落葉灌木,高3-4m。小枝及老葉柄具針狀刺和灰白色絨毛,雜生腺毛。單葉互生,紙質(zhì);葉柄長1.5-3cm;托葉三角狀,深條裂;葉片近圓形或廣卵形,長寬各約4.5-8(-11)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邊緣有淺缺刻和不整齊的細鋸齒,上面主脈上具疏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茸毛,側(cè)脈3-4對。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及花梗密被茸毛;花萼5裂;花瓣5,白色;雄蕊多數(shù);雌蕊多數(shù)。聚合果近圓形,直徑達1.4cm,紫褐色?;ㄆ?-8月,果期8-10月。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氣候和濕潤環(huán)境,對土質(zhì)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能種植,但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栽培為佳。

    栽培技術(shù) 繁殖方法,用分株繁殖法:于早春萌芽前或冬季葉落后,把老蔸連根挖起,剪去枝頂,分成單株,每株都要帶根,按行株距60cm×50cm開穴,穴深20-25cm,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踏實,淋水保苗。

    田間管理 栽后的當(dāng)年和次年,每年的2、5、10月進行除草1次,2月份結(jié)合中耕除草追施人畜糞水1次。

    歸經(jīng)

    肝經(jīng)

    性味

    酸澀;無毒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祛風(fēng)通絡(luò)。主經(jīng)閉,腰痛,腹痛,筋骨疼痛,跌打損傷,感冒,痢疾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20g。

    各家論述

    1.《湖南藥物志》:根:治經(jīng)閉,產(chǎn)后感冒,腰腹痛,筋骨疼痛、麻本不仁。葉:治跌打損傷,瘰疬。

    2.《廣西藥植名錄》:根:治痢疾。葉:治蟲牙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刺芹兒、山蘿卜根、黑老鴉頭、和尚頭、山蘿卜、川斷、滋油菜、川蘿卜根、鼓錘草。英文名Dipsaci Radix來源川續(xù)斷科植物川續(xù)斷Dipsacus asperoides C.Y.Cheng et T.M. Ai.的根。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
  • 《全國中草藥匯編》:川芎拼音注音Chuān Xiōnɡ別名芎藭、小葉川芎英文名RHIZOMA CHUANXIONG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或Ligusticum wallichii F......
  • 拼音注音Chuān Méi別名大烏泡、烏泡來源薔薇科川莓Rubus setchuenensis Bur. et Franch.,以根入藥。生境分布湖北、四川。性味酸、咸,平。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止嘔,活血。主治勞傷吐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口有腥氣,瘰......
  • 拼音注音Chuān Xī Xiǎo Huánɡ Jú別名韃新菊來源菊科川西小黃菊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Chrysanthemum tatsienense Bur. et F......
  • 《全國中草藥匯編》:川谷根別名尿珠子根、五谷子根、數(shù)珠子根、打碗子根、野薏米根來源禾本科薏苡屬植物川谷Coix lachrymajobi L.,以根及根狀莖入藥。秋季采收根部,曬干。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殺蟲。用于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