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高血壓病根據(jù)起病緩急和病情進展情況,臨床上分緩進型高血壓病和急進型惡性高血壓病兩種。緩進型高血壓病比較多見,約占95%,起病隱匿,病情發(fā)展緩慢,病程長達10~20年以上,早期常無任何癥狀,偶爾查體或由于其它原因測血壓時發(fā)現(xiàn)血壓升高,個別患者可突然發(fā)生腦出血,此時才被發(fā)現(xiàn)高血壓。高血壓往往是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高,起初血壓波動較大,易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或勞累后增高,去除病因或休息后血壓能降至正常。中藥網
高血壓病的癥狀,往往因人、因病期而異。早期多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偶于體格檢查或由于其它原因測血壓時發(fā)現(xiàn)。其癥狀與血壓升高程度并無一致的關系,這可能與高級神經功能失調有關。有些人血壓不太高,癥狀卻很多,而另一些病人血壓雖然很高,但癥狀不明顯,常見的癥狀有:
1.頭暈:頭暈為高血壓最多見的癥狀。有些是一過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時出現(xiàn),有些是持續(xù)性的。頭暈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頭部有持續(xù)性的沉悶不適感,嚴重的妨礙思考、影響工作,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當出現(xiàn)高血壓危象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xiàn)與內耳眩暈癥相類似癥狀。
2.頭痛:頭痛亦是高血壓常見癥狀.頭痛的部位常在后腦或兩側太陽穴,并且是跳動性的,多為持續(xù)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有炸裂樣劇痛。常在早晨睡醒時發(fā)生、洗臉或早餐后減輕,運動或精神疲憊后加重。疼痛部位多在額部兩旁的太陽穴和后腦勺。
3.煩躁、心悸、失眠:高血壓病患者性情多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動。心悸、失眠較常見,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或早醒、睡眠不實、惡夢紛紜、易驚醒。這與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4.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早期多不明顯,但隨著病情發(fā)展而逐漸加重。因頗令人苦惱,故常成為促使病人就診的原因之一,表現(xiàn)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記憶減退,常很難記住近期的事情,而對過去的事如童年時代的事情卻記憶猶新。中藥網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高血壓病根據(jù)起病緩急和病情進展情況,臨床上分緩進型高血壓病和急進型惡性高血壓病兩種。緩進型高血壓病比較多見,約占95%,起病隱匿,病情發(fā)展緩慢,病程長達10~20年以上,早期常無任何癥狀,偶爾查體或由于其它原因測血壓時發(fā)現(xiàn)血壓升高,個別患者可突然發(fā)生腦出血,此時才被發(fā)現(xiàn)高血壓。高血壓往往是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高,起初血壓波動較大,易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或勞累后增高,去除病因或休息后血壓能降至正常。中藥網
高血壓病的癥狀,往往因人、因病期而異。早期多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偶于體格檢查或由于其它原因測血壓時發(fā)現(xiàn)。其癥狀與血壓升高程度并無一致的關系,這可能與高級神經功能失調有關。有些人血壓不太高,癥狀卻很多,而另一些病人血壓雖然很高,但癥狀不明顯,常見的癥狀有:
1.頭暈:頭暈為高血壓最多見的癥狀。有些是一過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時出現(xiàn),有些是持續(xù)性的。頭暈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頭部有持續(xù)性的沉悶不適感,嚴重的妨礙思考、影響工作,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當出現(xiàn)高血壓危象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xiàn)與內耳眩暈癥相類似癥狀。
2.頭痛:頭痛亦是高血壓常見癥狀.頭痛的部位常在后腦或兩側太陽穴,并且是跳動性的,多為持續(xù)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有炸裂樣劇痛。常在早晨睡醒時發(fā)生、洗臉或早餐后減輕,運動或精神疲憊后加重。疼痛部位多在額部兩旁的太陽穴和后腦勺。
3.煩躁、心悸、失眠:高血壓病患者性情多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動。心悸、失眠較常見,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或早醒、睡眠不實、惡夢紛紜、易驚醒。這與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4.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早期多不明顯,但隨著病情發(fā)展而逐漸加重。因頗令人苦惱,故常成為促使病人就診的原因之一,表現(xiàn)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記憶減退,常很難記住近期的事情,而對過去的事如童年時代的事情卻記憶猶新。中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