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人參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人參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參的根。

    性味歸經(jīng):味甘、微苦,性溫,歸脾、肺經(jīng)。

    功效:大補元氣,補脾益肺,止渴生津,安神益智。

    臨床應用:

    (1)用于氣虛欲脫,脈微欲絕,汗出肢冷等亡陽見證,有補氣固脫之良效。(2)用于脾氣、肺氣虧虛。(3)用于津傷口渴、消渴,有益氣生津止渴作用。(4)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健忘。

    現(xiàn)代研究:人參含有人參皂甙等多種成分。人參具有強心,升壓,興奮心臟,增強心肌收縮,提高心率作用。對心臟,能減弱或消除由氯仿——腎上腺素引起的心律不整;對貓、兔心室纖顫時心肌無力有某些改善作用。對血壓,小劑量可使血壓上升,大劑量可使血壓下降。

    臨床可用于氣虛所致的心動過緩等心律失常,血壓偏低等癥。

    用量:5~10克,每日一次。或視病情而定。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太苦加點糖?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兒童還是忍不住那個苦味,喝幾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媽媽在給孩子煎煮中藥時,怕味太苦會在湯里放很多白糖。其實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圍,對于正在服用化濕理氣的中藥時,加糖反而會對......
  • 因為我們中醫(yī)治病講究六經(jīng)辯證,對某些經(jīng)絡(luò)有問題的疾病,我們可以使一些引經(jīng)藥物,使得這個藥物達到我們針對的經(jīng)絡(luò)效果更好一點。一般的老中醫(yī)開化藥藥引,大棗啊,生姜,還有蔥白。這個生姜呢,主要是一個可以佐治我們的方子中的寒涼的藥物啊。大棗呢,其實......
  • 姜是我們生活中的常用調(diào)味劑,殊不知姜對于手腳冰涼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腳容易涼,不妨在做菜煲湯的時候多放點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沒有糖尿病的話,還可以放些紅糖與生姜一起煮,經(jīng)常飲用可以起到緩解手腳冰涼的作用。還可以采用生姜1兩+......
  • 一、腳氣頻發(fā),體內(nèi)濕氣太重的時候,濕氣容易聚集在身體的下部,濕氣重的時候,體內(nèi)的濕邪就常沿著經(jīng)絡(luò)下至足底的部位,從而引起腳氣病。二、便溏如水,濕氣重的人大便的形態(tài)一般都不正常,夾帶一些沒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爛軟如泥,氣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
  • 空腹吃水果傷胃?很多家長不讓孩子空腹吃水果,感覺空腹吃水果會傷胃。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水果容易消化,而且含有的果糖基本都偏中性,空腹吃也不會傷胃。但是要注意,空腹吃水果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涼的,這樣可能會傷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