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二十五味珊瑚丸

    來源

    本品系藏族驗(yàn)方。

    處方

    珊瑚75g 珍珠15g 青金石20g 珍珠母50g 訶子100g 廣木香60g 紅花80g 丁香35g 沉香70g 朱砂30g 龍骨40g 爐甘石25g 腦石25g 磁石25g 禹糧土25g 芝麻40g 葫蘆30g 紫菀花45g 獐牙菜80g 藏菖蒲50g 草烏45g 打箭菊75g 甘草75g 西紅花25g 麝香2g

    性狀

    本品為紅棕色的水丸;氣微香,味甘、苦、澀。

    炮制

    以上二十五味,除珊瑚、珍珠、西紅花、麝香外,其余珍珠母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將珊瑚、珍珠、西紅花、麝香研細(xì),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用水泛丸,陰干,即得。

    功能主治

    開竅,通絡(luò),止痛。用于“白脈病”,神志不清,身體麻木,頭昏目眩,腦部疼痛,血壓不調(diào),頭痛,癲癇及各種神性疼痛。

    用法用量

    開水泡服,一次1g,一日1次。

    規(guī)格

    (1)每4丸重1g(2)每丸重1g

    貯藏

    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別名麥門冬散處方麥門冬3兩(去心),甘草(炙)1分,人參1分,紫菀2兩,升麻2兩,貝母1分半。制法上銼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兒天行壯熱,咳嗽心煩。用法用量麥門冬散(《傷寒活人指掌》卷五)。本方方名,《醫(yī)方類聚》引作“八物麥門冬散”。摘錄《活人......
  • 《中國藥典》:八珍丸處方黨參100g 白術(shù)(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當(dāng)歸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黃150g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八珍丹處方甘草(炒)、天麻(去蘆)、朱砂(研飛)、天南星(牛膽制),各五兩;牛黃(研)一分,膩粉(研)、雄黃(飛),各一兩一分;天漿子(微炒)三百五十個(gè),銀箔七十片(為衣)。炮制上為細(xì)末,入研藥勻,煉蜜為圓,如豌豆......
  • 處方人參1錢,白術(shù)(蜜炙)1錢,茯苓1錢,熟地黃1錢,當(dāng)歸1錢,白芍1錢,川芎1錢,香附(制)1錢,砂仁(炒,去殼)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養(yǎng)胎。主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 處方上炙耆3兩,大生地3兩,白術(shù)3兩,丹參3兩,當(dāng)歸1兩5錢,陳阿膠1兩5錢,茯神1兩5錢,云茯苓1兩5錢,白芍1兩5錢,遠(yuǎn)志8錢,川芎1兩,炙草5錢。制法上藥各為末,杜仲10兩熬膏,和煉蜜為丸。功能主治月候不調(diào);赤白帶下,皮寒骨熱,肢體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