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秋季感冒

    合理用藥戰(zhàn)勝秋季感冒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大,是感冒等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感冒如不及時治療,會引發(fā)肺炎、中耳炎、急性鼻竇炎、心肌炎等多種并發(fā)癥。治療感冒的藥品雖品種繁多,但不對癥則療效甚微,有時還會使病情加重。

    進入秋季,氣溫逐漸下降,且早晚溫差大,氣溫變化頻繁,如果不注意及時增減衣服,很容易患感冒。記者近日從各大醫(yī)院了解到,最近因傷風著涼到醫(yī)院就診的感冒患者明顯增多。醫(yī)生提醒,入秋以后開始進入上呼吸道疾病高發(fā)期,市民應注意預防感冒等病癥。

    秋季感冒多因“秋涼”而起

    武大中南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張瑩雯主任介紹,感冒是一種病毒性疾病,輕癥者不需要治療,只要多喝水,多休息,經(jīng)過5至7天可以自愈。秋季多發(fā)感冒,多因秋涼而起,老人和小孩因抵抗力較差,受涼后易被病毒侵襲而患上感冒。對于老幼體弱者或癥狀重的感冒患者,一定要進行治療,不要以為挺一挺感冒就能自己好。目前治療感冒以對癥治療或中醫(yī)治療為常用措施。

    發(fā)熱、頭痛者可選用解熱止痛片,如去痛片、撲熱息痛片等阿司匹林類藥物。這些藥的主要作用是降溫,可使發(fā)熱減退,止痛,減輕炎癥反應。需要注意的是,過敏的人不能用阿司匹林類藥物,有哮喘史的人要慎用。阿司匹林類藥物用藥量不可過大。咽痛者可含服潤喉片、消炎喉片,或做局部霧化吸入治療??人?、咳痰較嚴重者可服用小量止咳藥和化痰、祛痰藥、止咳糖漿。鼻塞、流鼻涕者可用適量右旋麻黃堿滴鼻液滴鼻。滴鼻液如流到咽喉部要盡量漱口吐出。

    慎用抗菌、退燒藥物

    單純的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感冒,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因為抗生素只能抑制或殺滅相應敏感的細菌,對病毒無殺滅作用。相反,盲目使用抗生素以后,鼻咽部的敏感細菌被消滅了,不敏感的細菌由于失去了相互間的競爭和抑制而大量繁殖了,病毒便乘機大量復制,病情反而加重,病程延長。

    另外,大多數(shù)抗生素對人體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感冒病人用了抗生素以后將受到病毒和藥物毒副反應的雙重損害而增加痛苦。因此,除老人、小兒以及手術后,慢性支氣管炎等容易招致細菌感染的感冒病人,或病程超過一周無好轉,有合并細菌感染者,一般都不用抗生素。但如果確實合并有細菌感染了,可選用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如青霉素、紅霉素、磺胺類、螺旋霉素、環(huán)丙沙星等。

    患了感冒不可濫用退熱藥,也不要輕易輸液治療。原則是能吃藥的不打針,能打針的不輸液,除了平時患有慢性病或年老體弱者需要輸液外,中青年人以及平時身體狀況較好者發(fā)生感冒,一般沒必要輸液,應注意多喝水和保證休息,在醫(yī)生指導下按時服藥治療,身體同樣會很快恢復。

    加強保健能防感冒

    專家提醒,預防秋季感冒,首先要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注意保暖;夜晚入睡時,一定要蓋上被單、毛巾被等;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多飲水;飲食上注意營養(yǎng)均衡,少吃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注意通風,每天開窗通風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盡量少出入公共場所,盡量避免接觸感冒患者,如有接觸要及時洗手。

    秋季感冒的五忌與二宜

    感冒患者在治療和生活中應做到“五忌”與“二宜”。

    五忌

    一忌多吃“葷”。感冒發(fā)熱時胃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少,高蛋白、高脂肪飲食會使食欲減退,甚至引起消化不良,故感冒時應以稀飯與蔬菜等清淡易消化飲食為宜。

    二忌洗澡。治感冒常需發(fā)汗退熱。可一些人出汗后就趕快洗澡。以致在洗澡時再次受寒,使病情加重。發(fā)汗后可以用毛巾擦干汗?jié)n,換掉內衣褲,病愈后再洗澡。

    三忌勞累。有些人在感冒初期常試圖以劇烈的體育鍛煉或體力勞動出汗來治感冒,這只會增加機體消耗,降低抵抗力,加重病情。

    四忌煙酒。煙酒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擴張血管,加重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

    五忌亂服藥。感冒有風寒、風熱、表虛、表實之分,治療應辨清寒熱虛實,對癥下藥,才可能有效。

    “二宜”

    一宜多喝開水。補充足量的水分能稀釋血液中的毒素,加速代謝物的排泄,從而減輕感冒的癥狀,縮短病程。

    二宜好好休息。目前治療感冒尚無特效藥物,好好休息,減少消耗,保持體力,才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以利康復。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下丘腦等神經(jīng)內分泌器官有利于下丘腦等神經(jīng)內分泌器官的功能穩(wěn)定,從而有助于提高機體的免疫機能。

更多中藥材
  • 急性腎衰竭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腎功能急驟(數(shù)小時或數(shù)天)、進行性減退,導致氮質血癥、水鈉潴留、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等臨床綜合征。本病屬中醫(yī)學“癃閉”、“關格”范疇。其病因病機包括疫毒犯腎、毒物傷腎、瘀石內阻、濕濁內蘊等。辨證分型熱毒熾盛:......
  • 龐國明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在辨證施膏,正確確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選用藥材。膏方旨在調養(yǎng)防復、緩圖起效,與治病救危、務求速效有別,且需較長時間服用。因此,口感必須宜人,否則難以推廣久服。選藥組方時必須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高峰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呈緩慢起病、反復發(fā)作、逐漸進展的過程,最終導致死亡,其氣道病變的不可逆性和治療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預防COPD的發(fā)生和進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急癥之一。按臨床表現(xiàn)分為輕型急性胰腺炎與重型急性胰腺炎兩種。前者多見,臨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預后良好;后者少見,但病情危重,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臨床上,大多數(shù)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臨床病情兇險。......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張某,女32歲,2008年10月17日初診。患者于3月前晨起發(fā)現(xiàn)頭枕部斑禿一塊,后來逐漸發(fā)展而成全禿,經(jīng)多方醫(yī)治罔效,頭部光亮,羞于見人,夜寐多夢,大便干,月經(jīng)先期,量多色紅,口干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辨證為心血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