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流感嗜血肺炎

    流感嗜血之所以被如此命名,是因為曾誤認為它是1889年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根據(jù)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大多數(shù)研究,它是細菌性肺炎較為常見的病因,僅次于肺炎鏈球菌。含b型(Hib)多糖莢膜的菌株毒性最強,最容易引起嚴重疾病,包括腦膜炎,會厭炎和菌血癥性肺炎。由于使用了Hib疫苗,在美國和其他發(fā)達國家,流感嗜血感染已近消失。寄生于成人上呼吸道的流感嗜血常無莢膜(非b型)。這些菌株可移行于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的下呼吸道,常提示慢性支氣管炎加重。

    癥狀、體征和診斷

    Hib肺炎通常發(fā)生于1歲左右兒童。大多數(shù)病人發(fā)病前有感冒,50%左右早期出現(xiàn)胸腔積液。菌血癥和膿胸不常見。大部分受無莢膜菌株感染的成年人產(chǎn)生類似其他細菌性肺炎的支氣管肺炎。

    痰液革蘭氏染色示大量小的革蘭氏陰性球;此種細菌對培養(yǎng)的營養(yǎng)需要較為嚴格且往往寄生在上氣道內,因此培養(yǎng)常出現(xiàn)假陰性和假陽性。

    預防和治療

    提倡用b型流感嗜血聯(lián)合疫苗于嬰兒2、4和6個月時分3次注射。

    體重在20kg以下兒童每天按100mg/kg靜脈注射氨芐青霉素,20kg以上兒童和成年人用量為250mg~1g,每6小時1次。另一種辦法是口服羥氨芐青霉素,20kg以下兒童20~40mg/kg,每日3次;20kg以上兒童和成年人250~500mg,每日3次;約30%的流感嗜血產(chǎn)生β-內酰胺酶且對氨芐西林耐藥。因此,常用的治療方案為:磺胺甲基異啰唑/甲氧芐氨嘧啶(SMX/TMP)兒童每日8mg/40mg/kg,口服或靜脈注射,成人則為口服1~2片(每片為160mg/800mg),每日2次;頭孢呋辛0.25~1g靜脈注射,每6小時1次;頭孢克羅兒童每日20~40mg/kg,分3次口服,成人500mg口服,每6小時1次;或強力霉素100mg口服,每日2次(8歲以下兒童忌用)。對非耐藥菌株,在小于20kg兒童可予氨芐青霉素每日100mg/kg,分4次靜脈注射(最大劑量為每日2~3g),在大于20kg兒童及成人則為250mg~1g,每6小時1次靜脈注射。尚可使用阿莫西林,對小于20kg兒童,可予20~40mg/kg口服,每日3次;對大于20kg兒童及成人,可予250~500mg,每日3次。氟喹諾酮和阿奇霉素對流感嗜血亦有抗菌活性。

更多中藥材
  •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有人會把紅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實這兩種豆子還是有區(qū)別的,無論從外形還是功效上,兩者都不太一樣。紅豆圓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濕補脾的功效,對于脾胃虛弱的人比較實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藥,具有利濕消腫,清熱退黃的功效,......
  • 羅漢果大家應該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習慣用它來泡水喝。但我們要注意,羅漢果味甘性涼,對于脾胃虛寒者并不適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記住。......
  • 中醫(yī)認為,肥胖都是由脾虛所導致的,脾胃虛弱會導致身體水濕運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濕氣重便由此而來。而濕氣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膩食物吃多了又反過來造成身體痰濕過重,從而發(fā)胖。不僅如此,濕氣重還會加重身體運化不暢,體內廢物損失無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種藥物最好都要錯開,不同的西藥之間服用的話,有些像解抗的藥物,我們就錯開服用,錯半小時。中藥西藥之間,我們服用的話,盡量錯開個半小時會好一點,以避免發(fā)生不良的化學反應。......
  • 我們知道中醫(yī)治病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我們體內的這個營養(yǎng)的偏性,假如這個人是個寒涼的體質,我們用溫熱的藥啊,這是正常對應的。假如寒涼的體質用這個寒涼的藥,這個藥對身體都是有毒副作用,這個是不能用的。還有下面一句話呢,就是能不能長期服用,如果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