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心絞痛的治療

    心陰虧損

    臨床表現(xiàn):心中隱隱作痛,時作時休,心悸盜汗,五心煩熱。

    方藥:黃連、阿膠、生地、沙參、赤白芍、五味子、當(dāng)歸各10克,麥冬15克。

    功效:滋陰清熱,養(yǎng)心安神。

    加減:若頭目眩暈、面色紅赤、咽干、喉干、心煩者,可用酸棗仁15克。

    痰濁閉阻

    臨床表現(xiàn):胸悶如窒而痛。

    方藥:全瓜蔞、茯苓各20克,半夏、郁金、陳皮各15克,薤白、白蔻仁、枳殼、蘇梗、菖蒲各10克。

    功效:通陽泄?jié)幔硖甸_結(jié)。

    加減:若兼陽虛有寒者,加熟附子15克(先煎),肉桂5克;兼心脈淤阻者,加丹參20克,三七末3克(沖服);若痰郁化火者,加黃連10克;若痰擾清竅眩暈者,加天麻10克。

    陰寒凝滯

    臨床表現(xiàn):胸痛徹背,背痛徹胸,遇寒而發(fā)或感寒痛甚。

    方藥:全瓜蔞、丹參各20克,制附片、延胡索、枳實、薤白各10克,桂枝15克,砂仁5克。

    功效:辛溫通陽,開痹散寒。

    加減:若兼氣虛者,加人參15克(另煎);若兼血淤心脈痛劇烈者,加三七末3克(沖服)。

更多中藥材
  • 那么首先第一個呢,就是四君子湯,我們叫四君子湯,四君子湯是中醫(yī)補氣虛的啊,在方劑學(xué)當(dāng)中,補氣虛的第一方就是生豬、茯苓、甘草四味藥,那么這個可以補人體氣虛,這里邊呢,我要跟大家說一個是中醫(yī)這個補氣呀和祛濕的關(guān)系,一般來說,氣虛容易生成濕氣,濕......
  • 這個患者呢,是一個50多歲的一個女性,她來的時候跟我說,就是這個體質(zhì)狀況,就是怕冷,乏力,有時候打嗝噯氣,有時候呢還有胸悶,總愛跟這個女兒生氣,這母女倆也總吵架,晚上呢失眠,她這個。情況啊,他之前呢,到那個診所去看過中醫(yī),也吃過一段時間中藥......
  • 今天我繼續(xù)跟大家分享臨床案例,這是一個女性患者, 59歲,她的主要癥狀呢就是口粘膩,口渴口干,頸肩腰痛,還有那個大便粘呢,腸子咕咕響,怕冷,移動的呢就汗出,入睡困難,多夢啊,有時候經(jīng)常做噩夢,眼前還有飛蚊癥,容易眼睛流淚,還有手指麻,手指和......
  • 大家好,春天呢,中醫(yī)認為屬木,是一個萬物復(fù)蘇的季節(jié),一些樹木啊,草木啊都開始生長發(fā)芽了,那么這個時候呢,人體呢,也會出現(xiàn)這個木氣偏旺的情況,人體的木呢,中醫(yī)認為對應(yīng)著我們的肝,肝屬木,這個時候肝木偏旺,郁而化火的情況比較多見了,那么最近呢,......
  • 這個患者是一個小患者,21歲,馬女士,她是一個學(xué)生,她來的主要就是口臭,牙齦愿意出血,早晨起來口內(nèi)出血比較明顯,自己刷牙呀,漱口就覺得口里邊兒有腥味兒,平素呢她吃飯是喜歡吃冷飲,大便還常常干燥,有點面紅目赤,那么看她的舌象呢?就是舌紅苔薄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