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芩與李時珍

    黃芩是中醫(yī)常用的一味清熱祛濕藥。但也許你并不知道,這小小的、并不顯眼的黃芩不僅救過我們偉大的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的性命,還成就了李時珍一代宗師的地位呢!

    李時珍生于明朝嘉靖年間,自幼聰明伶俐,好學上進,小小年紀就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門庭。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在李時珍十、六歲時,他突患急病,咳嗽不止,并且久冶不愈。隨著病情加劇,他每日吐痰碗余,煩、渴引飲,骨蒸勞熱,六脈浮洪,雖服用柴胡、麥冬、荊芥、竹瀝等解表退熱、潤肺清心、清熱化痰之劑卻并無效果。方圓百里的名醫(yī)都束手無策,認為其已無藥可救。眼看小時珍生命危在旦夕。

    正在李時珍的父母悲傷絕望之際,村子里來了一位從遠方云游到此的道士,這位道人白發(fā)長髯,頗有一種仙風道骨的味道。聞言道人專治疑難雜癥,小時珍的父母急忙把道人請到家中給他看病。道士給小時珍號了脈象后,捋捋長髯說:

    “不妨,不妨,此病只需服用黃芩30克,加水兩盅,煎至一盅,服用半月即可痊愈?!皶r珍的父母半信半疑地按方煎藥。奇跡出現(xiàn)了。半月之后,小時珍身熱全退,痰多咳嗽的癥狀也消失了,身體逐漸恢復健康。一味黃芩居然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

    李時珍深感我國醫(yī)學的神奇,更對這位身懷絕技的道士欽佩不已,從此,便跟隨道人刻苦鉆研醫(yī)學,讀遍歷代醫(yī)書,踏遍高山大川。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時珍終于在醫(yī)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醫(yī)林一代宗師。在他編著的《本萆綱目》中,李時珍對救了他性命的黃芩這味中藥推崇備加,稱之為“藥中肯綮,如鼓應桴,醫(yī)中之妙,有如此哉!“

    摘自:《中國醫(yī)藥報》文/張小紅

更多中藥材
  •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吃沙姜,因為沙姜具有很大的功能和效用,人們也愿意食用,那么,孕婦能不能吃沙姜呢?1、沙姜的功效溫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損傷,牙痛。用于胸隔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镀穮R精要》:辟穢氣;為末擦牙,祛......
  •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吃沙姜,因為沙姜具有很大的功能和效用,人們也愿意食用,那么,沙姜可以長期被人們服用嗎?1、沙姜沙姜別名山柰、三萘子、三賴、山辣,沙姜的功效是行氣溫中、消食、止痛,沙姜的作用是治胸膈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陰虛血虧及胃......
  • 說到調(diào)味品,我們就不得不提起姜了,在我們?nèi)粘I钪?,似乎很多菜都是要用到姜的,特別是在一些葷菜上,因為我們都知道姜能去腥嘛;有時候我們也會用姜來做一些蘸醬,味道可是棒極了的;姜的種類可不少,有沙姜,南姜,良姜和生姜等,而我們比較常用的就是沙......
  • 肉桂,不經(jīng)常進廚房的人可能并不熟悉,這是一種家里很常用的調(diào)味品,尤其是一到燉魚或者是熬制雞湯的時候,更是必不可少,沒有了肉桂,相信很多的食物都會遜色不少;如果是經(jīng)常去中藥房的同學也許會發(fā)現(xiàn),藥房里的大柜子上也一定會有一個位置是屬于肉桂的,因......
  • 巴戟是生長在我國廣西等地區(qū)的一種植物,在有的地方它又被叫做雞腸鳳,它在夏天的時候可以開出很美麗的白色花朵,散發(fā)出的清香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放松,不僅如此,巴戟的根部還可以入藥,具體來講,巴戟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