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數(shù)年前的新春佳節(jié),在某娛樂場所見到兩則燈謎:一為“入云龍呈書”,打針灸穴位名二,謎底是“公孫”、“交信”,二穴都在下肢。謎面中“入云龍”乃《水滸傳》中梁山泊頭領道士公孫勝的綽號,而“呈書”即遞交信件之意,射“交信”應是理所當然的了。舊事重提,只是想說明針灸穴位之名頗有情趣。
中醫(yī)理論認為,人體經(jīng)絡的作用之一在于流通氣血,類似自然界的溝渠、溪流、江河、湖海等水流通行或匯集之處。因此,穴位名中不乏與水之源流有關聯(lián)者,例如,涌泉、肩井、尺澤、經(jīng)渠、太溪、少海、天池、中諸、四瀆、蠡溝等等。更有穴名上應天文,如太陽、上星、日月、太白;也有下合地理,譬如合谷、梁丘、承山、大陵。
穴位中以房屋之類建筑結(jié)構(gòu)命名的亦多,地倉、氣舍、魄戶、庫房、屋翳、膺窗、步廊、內(nèi)庭、關門、志室、靈墟、俞府、勞宮、正堂、靈臺、身柱均屬此類。
另有少數(shù)是因人體局部形態(tài)與動物的某一部位相似,故以之為名,如伏兔、犢鼻、魚腰、鳩尾、鶴頂?shù)?。至于巨骨、大椎、乳根、缺盆、玉枕、曲鬢、囟會、齦交、腰眼之類,則是以解剖部住命名的。穴名中帶上“陰”、“陽”字樣的不少。一般說來,凡見“陽”字的多居于頭部、軀干背面及四肢外側(cè),如陽陵泉、陽溪、沖陽、陽谷、陽綱、委陽、三陽絡;而見“陰”字的常位于軀干腹面和四肢內(nèi)側(cè),如陰陵泉、陰郄、陰谷、陰包、會陰、三陰交等等。
另有一些穴位由其命名可知其大致的生理功能,如氣海、血海為氣血匯聚之處;命門穴當兩側(cè)腎俞之間,腎氣又為一身之本,可見其必為人體緊要之地。還有的穴名取自該穴的治療功效,像睛明治眼疾而令視物明晰,聽宮、聽會療耳疾而使兩月復聰,啞門為治啞要穴,迎香可治鼻疾不聞香臭。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數(shù)年前的新春佳節(jié),在某娛樂場所見到兩則燈謎:一為“入云龍呈書”,打針灸穴位名二,謎底是“公孫”、“交信”,二穴都在下肢。謎面中“入云龍”乃《水滸傳》中梁山泊頭領道士公孫勝的綽號,而“呈書”即遞交信件之意,射“交信”應是理所當然的了。舊事重提,只是想說明針灸穴位之名頗有情趣。
中醫(yī)理論認為,人體經(jīng)絡的作用之一在于流通氣血,類似自然界的溝渠、溪流、江河、湖海等水流通行或匯集之處。因此,穴位名中不乏與水之源流有關聯(lián)者,例如,涌泉、肩井、尺澤、經(jīng)渠、太溪、少海、天池、中諸、四瀆、蠡溝等等。更有穴名上應天文,如太陽、上星、日月、太白;也有下合地理,譬如合谷、梁丘、承山、大陵。
穴位中以房屋之類建筑結(jié)構(gòu)命名的亦多,地倉、氣舍、魄戶、庫房、屋翳、膺窗、步廊、內(nèi)庭、關門、志室、靈墟、俞府、勞宮、正堂、靈臺、身柱均屬此類。
另有少數(shù)是因人體局部形態(tài)與動物的某一部位相似,故以之為名,如伏兔、犢鼻、魚腰、鳩尾、鶴頂?shù)?。至于巨骨、大椎、乳根、缺盆、玉枕、曲鬢、囟會、齦交、腰眼之類,則是以解剖部住命名的。穴名中帶上“陰”、“陽”字樣的不少。一般說來,凡見“陽”字的多居于頭部、軀干背面及四肢外側(cè),如陽陵泉、陽溪、沖陽、陽谷、陽綱、委陽、三陽絡;而見“陰”字的常位于軀干腹面和四肢內(nèi)側(cè),如陰陵泉、陰郄、陰谷、陰包、會陰、三陰交等等。
另有一些穴位由其命名可知其大致的生理功能,如氣海、血海為氣血匯聚之處;命門穴當兩側(cè)腎俞之間,腎氣又為一身之本,可見其必為人體緊要之地。還有的穴名取自該穴的治療功效,像睛明治眼疾而令視物明晰,聽宮、聽會療耳疾而使兩月復聰,啞門為治啞要穴,迎香可治鼻疾不聞香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