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因見第一章腰痛18頁。
穴位:環(huán)跳、髀關、居髎、承扶、秩邊
操作步驟:
1.病人俯臥位
(l)點按環(huán)跳、髀關、居髎、承扶、秩邊,每穴約1分鐘。
(2)揉法。醫(yī)者一手扶住健側臀部,另一手全掌指著力,揉髖部痛點及外側,反復施術3分鐘。
2.病人仰臥位
(1)點按太溪、解溪、沖門、風市,每穴約半分鐘。
(2)伸轉法。醫(yī)者一手按在腹股溝處,另一手握住小腿下端,將患肢伸直,環(huán)轉5-7次。
(3)搖晃法。醫(yī)者一手托住大腿后側,另一手握住踝關節(jié),輕揉緩和,由小到大,盡量屈曲膝、髖關節(jié),并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搖轉髖關節(jié)-7次。圖63。
(4)拔伸法。一助手固定骨盆。醫(yī)者兩手握住小腿遠端,對抗拔伸髖關節(jié)1-2分鐘。
注意事項:
本病多在半月左右可痊愈。若很久不愈或伴有低熱,應注意與股骨頭骨骺炎、髖關節(jié)結核等病相鑒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因見第一章腰痛18頁。
穴位:環(huán)跳、髀關、居髎、承扶、秩邊
操作步驟:
1.病人俯臥位
(l)點按環(huán)跳、髀關、居髎、承扶、秩邊,每穴約1分鐘。
(2)揉法。醫(yī)者一手扶住健側臀部,另一手全掌指著力,揉髖部痛點及外側,反復施術3分鐘。
2.病人仰臥位
(1)點按太溪、解溪、沖門、風市,每穴約半分鐘。
(2)伸轉法。醫(yī)者一手按在腹股溝處,另一手握住小腿下端,將患肢伸直,環(huán)轉5-7次。
(3)搖晃法。醫(yī)者一手托住大腿后側,另一手握住踝關節(jié),輕揉緩和,由小到大,盡量屈曲膝、髖關節(jié),并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搖轉髖關節(jié)-7次。圖63。
(4)拔伸法。一助手固定骨盆。醫(yī)者兩手握住小腿遠端,對抗拔伸髖關節(jié)1-2分鐘。
注意事項:
本病多在半月左右可痊愈。若很久不愈或伴有低熱,應注意與股骨頭骨骺炎、髖關節(jié)結核等病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