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證是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兩臟關系失調,功能紊亂所致的病癥。多由情志不遂,久郁傷肝,或飲食失調,勞倦傷脾等引起。兩者可相互影響,如肝失疏泄導致脾失健運者,稱木橫侮土,若脾失健運,氣滯濕阻,而影響肝氣疏泄者,則稱為土壅侮木。

    主要臨床表現(xiàn):胸脅脹滿或竄痛,時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或發(fā)作性腹痛腹瀉,舌苔白或膩,脈弦。

    病機分析:本證以肝失疏泄、脾失健運為特征。

    肝氣條達有助于脾的運化功能,脾氣健運也有助于肝的疏泄。肝失疏泄,氣機郁滯,故胸脅脹滿或竄痛;

    氣機郁滯,肝失條達,則時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牌失健運,運化失司,濕邪中阻測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肝氣橫逆犯脾,氣機阻滯,健運失職,則發(fā)作性腹痛腹瀉,證情之發(fā)作與輕重,每與情緒有關。

    舌苔白或膩為濕阻中焦之象,脈弦為肝脈。

    相似證候的辨別:本證當與單純的肝氣郁結證與脾虛濕困證相辨別。單純的肝氣郁結證與脾虛濕因證有各自臟器的定位癥狀。本證既有肝病又有脾病的見癥,但早期可先見一臟的臨床表現(xiàn),然后累及他臟而出現(xiàn)另一臟的病證,兩臟可互相影響。

    辨證注意點:肝氣郁結見癥與脾失健運表現(xiàn)同時出現(xiàn)。

更多中藥材
  • 這個患者呢,是一個42歲的男性,他來找我的時候主要表現(xiàn)就是這個,怕冷,乏力,腹部胸部一個脹悶,還有呢就是平時工作的時候容易生氣,心煩,晚上睡覺呢也是特別容易做噩夢。我看了一下他的脈象呢,是弦滑脈,苔是白膩,有齒痕。從上面這些表現(xiàn)呢,中醫(yī)就給......
  • 它分三種吧,一種是潰瘍性結腸炎,一種是克羅恩病,還有一種呢,腸鏡經常打出這樣的報告的,慢性結腸炎,結腸炎癥改變,結腸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腫啊,甚至有一點點滲血了,重的呢可能會有糜爛,這個就是結腸炎在腸鏡下的表現(xiàn)。對于患者來講呢,一般患者......
  • 就是這個濕啊,主要是從我們脾胃來的啊,因為中醫(yī)講究脾胃是來運化水濕的,脾胃的功能減弱啊,也就是脾胃氣虛了,運化水濕的功能下降,就會導致這個水濕之氣在人體內積聚,積聚以后成為這個濕邪,我們一般就叫做寒濕。濕邪呢分為寒濕,也分為這個濕熱,就這兩......
  • 在我們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實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導致我們的胃腸功能紊亂患者也特別多,這個失眠的癥狀包括我們胃腸功能紊亂的癥狀,包括胃脹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悶吶,這些癥狀每一個人都不一樣,這個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所以說我們的中醫(yī)就講究辨證治療......
  • 在我們脾胃病科有脾胃癥狀的病人比較多,也有許多患者有腰疼。到我們脾胃病科來看病的時候呢,他往往沒有注意這個腰痛,我們在問診的時候呢,就要注意,因為這個脾啊和腎呢,一個是先天之本,一個是后天之本。所以說這個腰痛啊,跟我們的胃痛,跟我們的胃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