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砂仁又名春砂仁、陽春砂仁、西砂仁、縮砂蜜等,為姜科植物陽春砂仁及縮砂仁的干燥果實,為常用中藥材之一,全國年銷售量為50萬公斤左右,目前我國幾大中藥材市場每公斤陽春砂仁銷售價32~45元。實踐證明,做好砂仁秋季田間管理工作,是促進新的葡萄和秋筍(新植株)多長、保持苗群長勢旺盛,確保來年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的重要措施之一。砂仁秋管的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一、除雜草割老株 每年砂仁果實采收后,即將地內生長的雜草用手拔除,地四周一米范圍以內的雜草也割除干凈,把土翻松,以利苗群向外擴展。與此同時,把砂仁苗群中的枯黃、病弱株割除,清出地外,曬干后與雜草一起堆積燒掉,并用托布津1000倍液噴灑苗群2~3次,每隔7~10天1次。通過除草割老株,使得砂仁苗群內通風透光,從而減少水分和養(yǎng)分的消耗,減輕病害發(fā)生,對苗群生長有促進作用。
二、重施肥料 砂仁苗群經(jīng)開花結果后,消耗了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這時又是新的葡萄莖生長和秋筍長出期,需要大量的養(yǎng)料。因此,砂仁收果以后重施肥料是秋管工作的關鍵。一般在9~10月間,每畝用廄肥1000kg,草皮灰2500~3000kg,鈣鎂磷50kg,磷酸二氫鉀20kg,尿素15kg,分2次混合均勻后,在雨后或灌溉土壤濕潤時撒在砂仁地內。每次施肥后,用肥沃的粉碎土撒在肥面上,以保肥培土。值得注意的是,施肥不宜在天氣干旱土壤干燥時進行,以免造成大面積的燒苗,影響來年砂仁的產(chǎn)量。
三、做好灌溉 入秋以后,降雨量減少,常出現(xiàn)秋旱,對砂仁苗群恢復長勢、葡萄莖生長和秋筍的長出很不利。因此,如遇上連續(xù)半個月不降雨,必須在砂仁地內開橫直溝,放水從溝內土壤慢慢滲透,或人工進行噴淋,保持土壤濕潤,滿足苗群對水分的需要,促進新葡萄莖和秋筍的生長。
四、調節(jié)陰蔽度 光照對砂仁的生長發(fā)育至關重要,陰蔽度過大往往導致砂仁植株徒生,苗群開花結果少。砂仁地內的陰蔽樹,隨著枝條的生長,葉片的長出,會使地內陰蔽度增大,透光度減少。因此,每年要結合割除砂仁老株時,將部分生長過密、陰蔽度大的樹枝進行適當疏枝,使地內透光度保持在50%左右,以利于苗群的生長發(fā)育,提高砂仁產(chǎn)量。B13.4
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文/農(nóng)訓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砂仁又名春砂仁、陽春砂仁、西砂仁、縮砂蜜等,為姜科植物陽春砂仁及縮砂仁的干燥果實,為常用中藥材之一,全國年銷售量為50萬公斤左右,目前我國幾大中藥材市場每公斤陽春砂仁銷售價32~45元。實踐證明,做好砂仁秋季田間管理工作,是促進新的葡萄和秋筍(新植株)多長、保持苗群長勢旺盛,確保來年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的重要措施之一。砂仁秋管的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一、除雜草割老株 每年砂仁果實采收后,即將地內生長的雜草用手拔除,地四周一米范圍以內的雜草也割除干凈,把土翻松,以利苗群向外擴展。與此同時,把砂仁苗群中的枯黃、病弱株割除,清出地外,曬干后與雜草一起堆積燒掉,并用托布津1000倍液噴灑苗群2~3次,每隔7~10天1次。通過除草割老株,使得砂仁苗群內通風透光,從而減少水分和養(yǎng)分的消耗,減輕病害發(fā)生,對苗群生長有促進作用。
二、重施肥料 砂仁苗群經(jīng)開花結果后,消耗了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這時又是新的葡萄莖生長和秋筍長出期,需要大量的養(yǎng)料。因此,砂仁收果以后重施肥料是秋管工作的關鍵。一般在9~10月間,每畝用廄肥1000kg,草皮灰2500~3000kg,鈣鎂磷50kg,磷酸二氫鉀20kg,尿素15kg,分2次混合均勻后,在雨后或灌溉土壤濕潤時撒在砂仁地內。每次施肥后,用肥沃的粉碎土撒在肥面上,以保肥培土。值得注意的是,施肥不宜在天氣干旱土壤干燥時進行,以免造成大面積的燒苗,影響來年砂仁的產(chǎn)量。
三、做好灌溉 入秋以后,降雨量減少,常出現(xiàn)秋旱,對砂仁苗群恢復長勢、葡萄莖生長和秋筍的長出很不利。因此,如遇上連續(xù)半個月不降雨,必須在砂仁地內開橫直溝,放水從溝內土壤慢慢滲透,或人工進行噴淋,保持土壤濕潤,滿足苗群對水分的需要,促進新葡萄莖和秋筍的生長。
四、調節(jié)陰蔽度 光照對砂仁的生長發(fā)育至關重要,陰蔽度過大往往導致砂仁植株徒生,苗群開花結果少。砂仁地內的陰蔽樹,隨著枝條的生長,葉片的長出,會使地內陰蔽度增大,透光度減少。因此,每年要結合割除砂仁老株時,將部分生長過密、陰蔽度大的樹枝進行適當疏枝,使地內透光度保持在50%左右,以利于苗群的生長發(fā)育,提高砂仁產(chǎn)量。B13.4
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文/農(nóng)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