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普濟方》)
【配方】蒼耳(和莖葉花實刈取剉一石八月收),牛膝根(切)一升,商陸根切一斗(白木色者),鼠黏根(切)一斗,松葉(切)二(一)斗。
【制法】上以水二石五斗,煮取六斗汁,如釜小可分煮之,即分三斗汁,將浸曲一斗二升,高量其曲,加于常法五分,為藥力費曲故也,余三斗汁,留將拌料,糯米一石二斗,分作五 ,細切生地黃三斗,和米下之;第二 ,三日炊二(三)斗米,取藥汁七升,拌 熟,與杏仁一斗,去皮尖碎,和搗如泥下之;第三 ,五日炊二斗日炊二斗米,取藥汁三(四)升半,拌 下之,已上五 法,須候米消盡,即炊如米少酒味薄,炊一二斗下之,使味足,然后去糟取清。
【主治】療大風惡疾,及一切諸風,乃至骨髓中毒風,令人充悅方。
【用法】依常法飲半升,不能者,可量性多少,常使有酒氣逼人,夜飲最宜,補養(yǎng)益精神,令人先天健,大去風疾。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普濟方》)
【配方】蒼耳(和莖葉花實刈取剉一石八月收),牛膝根(切)一升,商陸根切一斗(白木色者),鼠黏根(切)一斗,松葉(切)二(一)斗。
【制法】上以水二石五斗,煮取六斗汁,如釜小可分煮之,即分三斗汁,將浸曲一斗二升,高量其曲,加于常法五分,為藥力費曲故也,余三斗汁,留將拌料,糯米一石二斗,分作五 ,細切生地黃三斗,和米下之;第二 ,三日炊二(三)斗米,取藥汁七升,拌 熟,與杏仁一斗,去皮尖碎,和搗如泥下之;第三 ,五日炊二斗日炊二斗米,取藥汁三(四)升半,拌 下之,已上五 法,須候米消盡,即炊如米少酒味薄,炊一二斗下之,使味足,然后去糟取清。
【主治】療大風惡疾,及一切諸風,乃至骨髓中毒風,令人充悅方。
【用法】依常法飲半升,不能者,可量性多少,常使有酒氣逼人,夜飲最宜,補養(yǎng)益精神,令人先天健,大去風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