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食養(yǎng)如太極 平衡為要義

    孔令謙 孔伯華醫(yī)館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世界是由陰陽二氣形成,陰陽相濟,水乳交融,是為太極。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中,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內宇宙”,維持這個“內宇宙”平衡的也是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平衡了,百病不生,健康長壽。陰陽失調了,外在就表現為不適或疾病。

    食物也是如此,食物有其色、性、味,相宜相克,食物養(yǎng)生最講究的也是平衡、和諧。所以,食物、人體皆為太極。講究的就是陰陽調和、寒熱平衡。

    人體是一小太極

    什么是陰陽?以男性和女性來劃分,男為陽,女為陰;以上下來分,上為陽,下為陰,比如上焦的心肺,滋補以補陽為多,下焦的肝腎,以滋陰為主,而中焦的脾胃位于陰陽交界之處,滋補以平和為主;以左右來劃分,左為陽,右為陰;以內外來劃分,外為陽,內為陰;以人體來劃分,背為陽,腹為陰;以五臟六腑來劃分,五臟為陰,六腑為陽;以氣血來劃分,氣為陽,血為陰。

    那么從中醫(yī)的角度看,什么是病了?中醫(yī)認為,陰陽失調了,就是病了。中醫(yī)養(yǎng)生、食療的基本原則就是四個字:以平為期,就是以陰陽平衡為目的。一切治療的手段、方法都是依照這個為最終目的。

    以平為期 過猶不及

    怎樣才能“平”呢?損有余而補不足,就是要把過剩的、過量的東西適當消除一些,缺乏的東西通過飲食來補充一些。

    大多數50歲以上的婦女都有過類似的“痛苦經驗”,在坐月子時每天要吃大量雞蛋,即使已經吃得想吐。雖然雞蛋是好東西,是產后進補良品。但進補的目的是補不足。產后女性身體虛弱,每天吃兩三個雞蛋是為了快速恢復體力,可是如果強制性地吃下十幾個雞蛋,那就是“過猶不及”了。

    現在營養(yǎng)專家和醫(yī)生經常建議城市人群少吃肉,盡量多吃水果和蔬菜。是吃肉不好嗎?吃水果蔬菜才好?也不能這樣下定論。這是因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加上飲食沒有節(jié)制,肉類等肥甘厚味攝取過多,導致陰虛、內熱,引發(fā)肥胖、糖尿病等疾病高發(fā),所以我們提倡“損有余”,少吃一點肉。

    還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鹽,在古代,希臘、羅馬、印度、中國等國家都把鹽看做是很神圣的東西,對健康有諸多好處。但現在,我們卻一直在提倡限鹽、控鹽。是古人錯了嗎?不見得。在古代,提取食鹽比較困難,普通人甚至是王公貴族能吃到的鹽都很少,而現在鹽是極為廉價的調味品。

    大多數現代人鹽的攝取量是超標的,一個成年人一天吃的鹽不要超過6克,老人、小孩以及高血壓病患者還應遞減。鹽入腎經,適量吃鹽對腎是有好處的,但過量就會傷腎。我們提倡少吃鹽就是根據“損有余”的進補原則。

    食養(yǎng)溫和 藥療暴烈

    當我們一旦發(fā)現自己不舒服了,往往第—個反應就是吃藥。不可否認,藥物的短期效果很強,然而是藥三分毒,大量吃藥容易使自身免疫力更差,即使是患病之人,長期服藥也是不可取的。因此,與藥物相比,食療更應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選擇。

    打個比方,身體像個玻璃杯,常溫下處于陰陽平衡的狀態(tài),過冷或過熱是陰陽失調的狀態(tài)。一個在冰箱里凍了幾小時的玻璃杯和一個在火上燒得發(fā)紅發(fā)燙的玻璃杯,怎樣能讓它們最快恢復常溫?前者加開水,后者加冰。但是如果你加了開水或冰,會發(fā)生什么事?在溫度恢復之前,杯子很可能已經碎了。

    用藥就好比是往玻璃杯里加冰或者加開水,雖然起效迅速,但是危險也大,所以醫(yī)生在開藥時,不僅要考慮到能治病,還要考慮到患者的身體是否受得了——那個杯子是否足夠結實。同樣的病,中醫(yī)給成年人開藥,一些單純的中藥比例較大;給小孩開藥,則盡可能開一些溫和的藥食同源的食品,開中藥的量也會很小。

    怎樣才能讓杯子安全地恢復到常溫,就是緩緩地放在常溫環(huán)境下,讓它自然恢復陰陽平衡——也就是食療。

    以缺為補 均衡為要

    從古至今,食補調養(yǎng),無論是治病還是病后調理,乃至為了保持身體健康,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每一種食物對于防病和治病,都有各自的功能??梢赃@樣理解,這些食物是同我們人類一樣,同生在這個大的自然環(huán)境中,但因生長地域不同,因而稟受天地的靈氣就會存在差異。從中醫(yī)角度來說,很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藥材,食物和中藥并無絕對的分界,不論是五谷雜糧、蔬菜水果,還是雞鴨魚肉、海洋生物等,都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我們只要根據自身情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就能發(fā)揮其作用。值得強調的是,傳統(tǒng)醫(yī)藥對食物的認識還體現在食物的性、色、味以及食物的氣化功能作用上,如食物的溫、熱、寒、涼以及升降功能等。

    自然界存在升降規(guī)律,人體相應存在升降現象,作為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食物,同樣也存在這樣的規(guī)律。天是一個太極,人是一個太極,由人類組成的社會也是一個太極;食物也一樣,每一種食物是一個太極,所有食物又可以共同組成—個太極,就連醫(yī)生針對病癥開的方劑藥物組合,其實也是一個太極,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物物一太極”的道理。

    食物療法就是通過正確選擇食物,補身體所缺,使人體變失衡為均衡,從而使人體始終處于太極和諧狀態(tài)。

更多中藥材
  • 那么結合臨床的實踐,我認識到這種結節(jié)類的疾病,它也是分寒癥和熱癥。什么概念呢?說陽化氣,陰成形。這種有形的結節(jié)是由于陽化氣的這種功能失常所導致的,那么它分為兩端,第一端呢,是陽化氣的功能太過了導致陽熱太盛,這種熱性結節(jié)的產生是什么原因呢?是......
  • 那么在臨床當中,失眠分為各種類型,有的人表現也不太一樣,但是終歸起來,失眠就有兩個核心的要點,我們一定要了解。失眠的兩個核心要點,在我看來,第一火熱擾及心神,心神不寧它就容易失眠,第二點,心血不足,不能夠濡養(yǎng)心神,這樣也會導致失眠。那么這位......
  • 那么這種腸道的息肉尤其引起我們重視,之前跟大家科普過一句繞口令,說腸息肉一般呢,他不會轉化為腸道的惡性腫瘤兒,但是腸道的惡性腫瘤兒多半是由腸息肉發(fā)展過來的,所以說我們在生活當中遇到這類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這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患有腸息肉......
  • 濕熱久出不去,五個方法可以幫你把胃,肝,膀胱,大腸,關節(jié)的濕熱趕去。這個臉上出油愛長痘,早晨起來口苦,一吃飯就肚子脹,胳膊腿上長濕疹,舌質發(fā)紅,舌苔黃膩,這就是身體里邊有了濕熱。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五個方法,不管是濕熱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趕出去......
  • 中醫(yī)有一句話叫陰虛則痛,陰液在體內起到滋養(yǎng)潤滑的作用,那陰液不足,壓不住陽氣,就會產生虛火,虛火灼燒,我們身體就會隱隱疼痛。還有滲出水和體內的陰液息息相關,所以就會出現以下六個部位的疼痛。第一個就是腰痛,腰為腎之府,腎陰不足,不能溫煦腰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