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經(jīng)典之用更在于熏陶

    高建忠 山西中醫(yī)學院第二中醫(yī)院

    要成為“上工”,學習經(jīng)典的臨證思維更重要。

    《傷寒論》幾乎每一段條文,都會出現(xiàn)“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注解。這些注解往往都是從臨床實踐中來,并能經(jīng)得起實踐的檢驗。

    讀經(jīng)典,兼讀各家對經(jīng)典的注解,有助于培養(yǎng)、豐富我們的臨床思維。

    中醫(yī)經(jīng)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這是毋庸置疑的。一部《傷寒論》,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許許多多的臨床大家?!秱摗分兴d經(jīng)方,是歷代醫(yī)家手中起死回生的常用方。很多后學者對于中醫(yī)經(jīng)典的學習,以《傷寒論》為例,很多是從實用性的角度學習的。于是,在對《傷寒論》的研究中就出現(xiàn)了“以方類證”、“以法類證”等研究方式。

    筆者認為,從實用性的角度學習經(jīng)典沒有錯,但要成為“上工”,學習經(jīng)典的臨證思維更重要。所以,經(jīng)典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對學習者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和熏陶。

    不同的注解

    一部《傷寒論》,吸引了歷代眾多的研究者?!搬尩洹?,成為多少大醫(yī)傾注畢生心血的事業(yè)。幾乎每一段條文,都會出現(xiàn)“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注解。近讀《傷寒論》第279條,見當代兩位“傷寒大家”對其有不同認識,頗覺有趣,錄之于下。

    《傷寒論》第279條:“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而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p>

    胡希恕先生在《胡希恕傷寒論講座》中是這樣解讀的:“他這個本來是太陽病,誤下引邪入里,這個腹?jié)M是實滿,不是虛滿,這個痛也是實痛,也不是虛痛……”“他不是太陰病,要是太陰病還能用大黃嗎?……真遇到太陰病,一擱芍藥、大黃,一治一個死。”“這正是叫人鑒別真正的太陰這種腹?jié)M時痛與這個本方證,就是桂枝加芍藥,桂枝加芍藥大黃這種鑒別法。”“如果實滿實痛輕微者,用芍藥就行,表不解得配合桂枝湯,所以桂枝湯加重芍藥就可以了。要是大實大滿,那非通大便不可,還得加大黃?!?/p>

    劉渡舟先生在《傷寒論詮解》中是這樣解讀的:“誤下太陽,虛其里氣,邪氣因入,而見腹?jié)M時痛,故曰‘屬太陰也’。若屬太陰虛寒,寒濕內(nèi)阻,升降失常的癥候,則應見吐利。而今不見吐利,只見腹?jié)M時痛,說明非為陽虛寒濕之證,而是太陰脾臟氣血陰陽不和,肝木乘土之證。……治以桂枝加芍藥湯,調(diào)和氣血陰陽,緩急止痛為法。”“脾本身氣血不和所致之腹?jié)M時痛,非寒非熱,故理中、四逆、承氣等方均非所宜,應以調(diào)和氣血陰陽的桂枝加芍藥湯最為貼切。”“方中桂枝僅用三兩,而芍藥用了六兩,芍藥為血分藥,其量倍于桂枝,必然制約桂枝的解表作用,可見本方并不為解表而設?!薄瓣柮髋c太陰相表里,太陰脾臟受邪,邪氣外薄陽明,使陽明腑氣不利,所以脾部大實痛。治以桂枝加大黃湯調(diào)和太陰氣血兼瀉陽明瘀滯?!?/p>

    在兩位老先生的學術(shù)體系中,都認為太陽病是表證,太陰病是里虛寒證,這是解讀這一條文的共同基礎。在解讀中,我們能發(fā)現(xiàn),至少有兩個問題需要討論:一是本條文所述是不是太陰???二是本條文所述有沒有太陽???

    胡希恕認為,本條文所述不是太陰病,是太陽病見“實滿”、“實痛”。桂枝湯仍為治療太陽病,加芍藥、加大黃治療實滿、實痛。而劉渡舟認為,本條文所述是太陰病,是太陰氣血陰陽失和之證,大實痛是太陰病兼見陽明瘀滯。桂枝湯治里,非為太陽病而設。

    驗之臨床皆效

    兩位老先生的解讀看似截然不同,水火不容,從真理的“一元性”認識,必然有一對一錯之分。但兩位老先生的解讀都是從臨床實踐中來,都符合臨床實踐,從實踐檢驗真理的角度來認識,又都是正確的。如臨床中經(jīng)常見到肝脾不和之腹?jié)M、腹痛,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往往應手而愈,這類病變確屬太陰病,而不見太陽病。而臨床中也常見到太陽病見腹?jié)M、腹痛,用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屢用屢效者。

    曾治一老者,體弱多病,腹痛、腹脹滿、大便不通近2日,經(jīng)外科檢查除外急腹證,伴見惡風、汗出,脈偏浮。考慮為太陽、陽明合病,投以桂枝加大黃湯1劑,當晚大便2次,次日諸癥悉愈。

    經(jīng)典的魅力

    由此可見,解讀經(jīng)文可以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解讀,正所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边@也是經(jīng)典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所有經(jīng)得起實踐檢驗的解讀,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讀經(jīng)典,兼讀各家對經(jīng)典的解讀,有助于培養(yǎng)我們的臨床思維,豐富我們的臨床思維,讓我們的臨床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和豐富。

    記得上大學時,聽過兩位老師講《傷寒論》。一位老師分類嚴謹,板書認真,聽課時能記下很規(guī)范的筆記。而另一位老師旁征博引,信馬由韁,聽得饒有興趣,筆記本上卻只能記下幾個零星的字眼。臨證多年,回過頭來思考,前一位老師的課重在實用,記住就能用;后一位老師的課重在熏陶,影響學生的思維。也許,經(jīng)典最大的魅力即在于此。

更多中藥材
  • 很簡答黃芪15克,當歸3克,大棗5枚,保溫杯加水泡茶飲用,能夠幫助人把氣血慢慢的補起來,如果還先有體寒,可以再加上三片生姜。如果容易上火的可以加上10克的麥冬來進行調(diào)理。但是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本身脾胃不好,濕氣重或者有氣滯血瘀的朋友,還......
  • 正常的月經(jīng)周期是28天,如果月經(jīng)提前了一周以上,這就叫做月經(jīng)先期,月經(jīng)先期呢,一般情況下也也主要由血熱或者是血虛造成的。血熱,主要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呢就是濕熱,一種是虛熱。實熱主要就是有一些上火的表現(xiàn),比如說便秘啊,口干舌燥,面部長瘡啊之......
  • 熬夜對血管的損傷是特別大的,一般來說,我們11點到3點應該是在深睡眠的狀態(tài),這時候我們的血應該歸于肝經(jīng)了,可是如果你這時候還在熬夜,我們的血是在大腦的工作狀態(tài)下,肝血相對就少了,這時候其實會出現(xiàn)兩個很嚴重的問題。一個是滋養(yǎng)少了,我們要知道血......
  • 天王補心丹是一個著名的安神的方子,補益心脾,安神定志,睡不好覺的人又心脾兩虛,吃點天王補心丹。補心丹用柏棗仁,二冬生地當歸身,三參桔梗朱砂味,茯苓遠志安心神,你看這個方子最后落在一句話,叫安心神,就是治療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叫天王......
  • 千金藤又名忍冬藤、雞屎藤、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朝天藥膏、合鈸草、金絲荷葉、天膏藥。藤本植物,無塊根。卵形葉子,下面被白粉,盾狀著生。夏秋開花,雌雄異株,傘形花序,再排列成復傘形聚傘花序腋生。朱紅色球形核果。分布于江蘇、江西、福建、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