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說說易誤診的胃食管反流病

    本報記者 海霞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高發(fā)的慢性病,其發(fā)病與情緒、飲食、習慣等密切相關。因其癥狀表現復雜,有些病人常以咳嗽、哮喘、心臟病等收治,不但增加了病人的身心痛苦,而且延誤了病情。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肝病科主任醫(yī)師劉汶建議,要加強健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對本病的認識,減少誤診誤治。

    易誤診,有些按心絞痛、咳嗽、哮喘治

    年近半百的老王是個胖子,他生意紅火,許多訂單都是與朋友在飯館中邊吃邊聊談成的。近半年來,他飯后尤其是晚飯后經常反酸和燒心,嗓子有時火辣辣的。前幾日的一個晚宴后,他又感覺胸骨后劇烈刺痛,并放射到肩背和頸部,他懷疑自己是心絞痛,趕緊到醫(yī)院看急診。按心絞痛治療后,病情并無明顯緩解,等做了胃鏡、上消化道造影后,醫(yī)生說他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

    劉汶介紹說,當胃內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和十二指腸液(包括膽汁、胰液)反流入食管產生癥狀或并發(fā)癥時,稱為胃食管反流病。該病在西方國家十分常見,近年來,我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發(fā)病率有逐漸增高趨勢。

    胃食管反流病臨床表現復雜,常見表現有燒心、反酸或嘔吐,也有胸骨后燒灼樣疼痛、慢性咳嗽、頑固性哮喘、咽部不適、聲音嘶啞等癥狀,易被誤診。該病久病不治,影響生活質量,嚴重者可引發(fā)一些并發(fā)癥,如食管黏膜糜爛出血甚至食管癌等。由于該病癥狀表現復雜多樣,易被誤診為心臟病、咽炎、慢性咳嗽、食管腫瘤等,走錯門診的事情時有發(fā)生。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癥狀與其他疾病的癥狀可能有重疊,在明確診斷之前,自行服用藥物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掩蓋真實病因。

    并發(fā)癥多,及時治療可得到有效控制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多發(fā)于40~60歲,吸煙飲酒、飲食辛辣肥膩或太咸、肥胖、緊張勞累、心身疾病及有家族史者多發(fā),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也是可能引發(fā)因素。胃食管反流病并發(fā)癥多,首先是出現多種食管病變食管狹窄、食管潰瘍、食管縮短及巴雷特食管等,食管外并發(fā)癥則更多,如慢性咳嗽、哮喘、口腔疾病,喉部癥狀如發(fā)聲困難、聲音破碎、長期清喉習慣等。有些由于長期胃食管反流導致咽喉、聲帶病變等,及時治療可得到有效控制。

    劉汶提醒,焦慮抑郁、不良生活習慣等與胃食管反流病密切相關,所以患者首先應調節(jié)情緒,改變生活方式,如少吃多餐,睡前4小時內不進食,戒煙戒酒,不食肥膩油炸、巧克力和咖啡等食物,避免增加腹壓的各種動作姿勢等。避免服用一些促使反流的藥物如抗膽堿能藥、茶堿、安定等。睡覺時還可適當抬高床頭。這些措施仍不能改善者,應開始系統的藥物治療。西醫(yī)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動力和保護胃黏膜等。

    反復發(fā)作,可用中藥調理

    胃食管反流病反復發(fā)作,纏綿難愈,部分患者對西藥不敏感,中醫(yī)對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近來成為熱點。

    中醫(yī)將該病分肝胃郁熱、肝胃不和、痰濕內阻、脾胃虛寒、氣滯血瘀5個證型,分別用左金丸、柴胡疏肝散、溫膽湯、理中湯、啟膈散加減治療。

    上面講到的老王,在被確診為胃食管反流病后,單純服洛賽克、西沙必利等療效不佳。中醫(yī)判斷其為肝胃郁熱,胃失和降,用左金丸加減治療,五診后癥狀基本消失,僅有輕度反酸燒心,后繼續(xù)調方治療,半年后病情穩(wěn)定。

更多中藥材
  • 今天講這個患者是李女士,61歲,它的主要表現就是胃脘灼熱脹痛有四年了,近一個禮拜是比較加重,她有這個胃脘部灼熱脹痛,然后還有這個胸部一個痞滿,覺得胸悶,類似于胸悶的感覺,還有點惡心有干嘔,有反酸。那么胃鏡檢查呢,她就是一個慢性萎縮性胃炎,期......
  • 大便排出費勁,這一類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時候就感覺這個大便呢,在肛門口就是排不出來,甚至嚴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門部都有墜脹感,最嚴重的患者就是脫肛了啊,由于這個過度用力吧,就是出現直腸脫垂,脫出肛門之外,那么今天呢,就......
  •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胃鏡檢查這個話題,那么胃鏡對于我們消化系統疾病是一個必不可少的一個檢查手段,那么現在的胃鏡其實跟過去比,已經進步非常之多了,一個是鏡身呢,比較柔軟,比較細,現在這個胃鏡檢查呢,其實是一個常規(guī)的檢查項目,哪些疾病需要檢查,實際......
  • 前幾天在臨床看到一個患者,女性,40歲左右吧,然后她來看的是左上腹啊,左上腹有點疼痛,這種疼痛啊是若有若無的啊,就像抽筋兒,又像岔氣一樣,那么別的方面呢,她感覺不是很明顯,她認為自己有這個慢性胰腺炎,為什么呢,是因為她在一次體檢當中,CT提......
  • 首先呢,一個就是唇舌無力,可能臨床上很多人都不會注意,怎么知道這個舌頭和嘴唇兒沒有力量呢?其實在這點上,中醫(yī)我們常說的懶言少語,不愿多說話,這也是唇舌無力的一個表現。還有一點呢就是。舌頭有齒痕,包括嘴唇的干裂,嘴唇的顏色的改變,這些都可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