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藜蘆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阿爾泰藜蘆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ertrum lobelianum Brnh
采收和儲藏:秋后采收,切片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地林下陰濕處,常成片聚生。
資源分布:分布于新疆阿爾泰山。
阿爾泰藜蘆 多年生草本,高約1m。下部連葉鞘直徑2-3cm,基部具無網眼的纖維束。葉在莖下部的較大,寬卵狀橢圓形,長約20cm,寬10-16cm,先端鈍或漸尖,背面密生微柔毛。圓錐花序長約30cm,具多數近等長的側生總狀花序,每一側生花序常常又再次分枝,花序軸密被灰色柔毛;花密生,黃綠色;花被片狹橢圓形,長11-12mm,寬4-4.5mm;花梗短于小苞片,長1-2mm;雄蕊6,長約為花被片的1/2-3/5;子房長于寬,無毛。蒴果長2-2.5cm,寬約1cm?;?、果期8-9月。
辛;苦;微溫;有毒
體弱氣虛者及孕婦禁服。服之吐不止者,可服蔥湯解。
止痛;殺蟲;涌吐。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疥癬;惡瘡;癲狂痰壅
內服:研末,0.3-0.6g。外用:適量,研末,水調敷;或煎湯熏洗。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藜蘆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阿爾泰藜蘆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ertrum lobelianum Brnh
采收和儲藏:秋后采收,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地林下陰濕處,常成片聚生。
資源分布:分布于新疆阿爾泰山。
原形態(tài)阿爾泰藜蘆 多年生草本,高約1m。下部連葉鞘直徑2-3cm,基部具無網眼的纖維束。葉在莖下部的較大,寬卵狀橢圓形,長約20cm,寬10-16cm,先端鈍或漸尖,背面密生微柔毛。圓錐花序長約30cm,具多數近等長的側生總狀花序,每一側生花序常常又再次分枝,花序軸密被灰色柔毛;花密生,黃綠色;花被片狹橢圓形,長11-12mm,寬4-4.5mm;花梗短于小苞片,長1-2mm;雄蕊6,長約為花被片的1/2-3/5;子房長于寬,無毛。蒴果長2-2.5cm,寬約1cm?;?、果期8-9月。
性味辛;苦;微溫;有毒
注意體弱氣虛者及孕婦禁服。服之吐不止者,可服蔥湯解。
功能主治止痛;殺蟲;涌吐。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疥癬;惡瘡;癲狂痰壅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0.3-0.6g。外用:適量,研末,水調敷;或煎湯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