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店里的老中醫(yī)

    老家的小鎮(zhèn)上有一家古色古香的中藥店,中藥店里有一位老中醫(yī)。許多病人經常去找這位坐診的老中醫(yī)看病。

    老中醫(yī)是當地的名醫(yī),醫(yī)術高明,為人和藹可親,他喜歡穿著中式的對襟土布褂子,頗有點仙風道骨的感覺。

    沒人看病的時候,老中醫(yī)總是捧著一本線裝的舊醫(yī)書在細細地看著,一聲不吭。每次有病人來的時候,老中醫(yī)總是微笑著放下書,熱情細致地給病人看病。如果來的病人是小孩子,老中醫(yī)就會笑著拍拍小孩子的腦門,親切地說道:“小家伙又病了,讓我看看,到底怎么了?”接著,老中醫(yī)會取出一個干干凈凈的白布小手枕,讓小孩子把手放在上面,仔細地給小孩子把脈,然后,還讓小孩子伸出舌頭看看舌苔。每一個診斷步驟,老中醫(yī)都做得耐心細致,極有章法。

    開藥方的時候,老中醫(yī)一直喜歡用毛筆,在銅硯臺里有磨出來的濃墨,他拿起小狼毫,飽飽地蘸上一筆,藥方上的字寫得圓潤自如,每一張藥方看上去都像是一幅賞心悅目的書法作品。

    開了藥方,病人就在中藥店里取藥。其實,中藥店布置得非常簡單,涂著光潤的褐色油漆的寬大結實的木質柜臺,高大的藥架呈現著莊嚴的黑色,分上下兩層,上面是仿博古格一樣的貨架,擺放著青花瓷罐,罐口都綁著紅布條,用楷體寫著藥名,這些主要是已經做好的丸藥。下面是一格格的小抽屜,裝著精致小巧的銅把手,因為經常撫摸的緣故,這些銅把手已經圓潤得錚亮,幾乎能照出人影了。每次拉開藥架上裝著中藥的抽屜,一陣醇厚溫和的藥香便四處彌漫。

    中藥店里有一個抓藥的小伙計,他是老中醫(yī)的徒弟。每次給病人抓藥的時候,小伙計總是拿起一柄極精致的小秤,老中醫(yī)說,這小秤在中醫(yī)上不能稱為“小秤”,應該叫“戥子”。小伙計小心翼翼地用戥子給病人抓藥,他準確地稱量,再分成平均的幾份,倒在一方方淺黃色的紙上,然后,熟練地將藥包成一個四方形的小包,再用一根棕色的細紙繩把一個個藥包纏繞起來,動作極其干凈利索。這樣纏繞起來的藥包容易攜帶。

    每次到中藥店里,我最喜歡看的是那個紫銅質地的搗藥缽,它圓圓的,上面有一個蓋子,蓋子中央有一個洞,藥錘正好放置進去。搗藥的時候,輕輕地上下提起錘子,或者左右碾磨,那些需要搗碎的中藥就在藥缽里被均勻地混和起來。

    那年春天即將到來的時候,老中醫(yī)去世了。在那個世界里,不知為人和善、醫(yī)術精湛的老中醫(yī)是不是還在熱情、耐心地救死扶傷、妙手回春?他是不是還在診療病人的閑暇時安詳地看他的線裝舊醫(yī)書?他會不會想起他留在世上的那柄精致的戥子和那個紫銅的搗藥缽?

    每次想起這位用另一種方式辛勤勞動了一生的老中醫(yī),我覺得自己仿佛已經置身在了裊裊縈繞的藥香里,眼前就浮現出了老中醫(yī)在中藥店里熱情、細致而又勤勤懇懇地給病人看病的模樣。(河南中牟縣 王吳軍)

更多中藥材
  • 當前社會下人們普遍都很注重于中藥食補之類的東西,藥材吃的種類多種多樣,各種要吃、要喝的東西也是相當的講究的,什么吃的飯要是五谷中的粗糧,但是自己去購買藥材最好都了解下,有助于消化的很多藥材都有著其自身的別名,去買藥材不知道的話,很容易鬧出笑......
  • 海藻中含有亞油酸和亞麻酸等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其中不少是二十碳五烯酸,對防治動脈硬化及腦血栓形成十分有益,而且這些脂肪酸在所有的海藻中均含有,含量較多者,可占脂肪酸的15%~20%。海藻中含有較豐富的海藻多糖,從中提取的海藻淀粉硫酸脂,具有降......
  • 海藻糖,這種糖類在21世紀初被人發(fā)現,然后才將海藻糖運用到醫(yī)療當中,海藻糖中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是由兩個葡萄糖分子以糖苷鍵構成的非還原性糖,有3種異構體即海藻糖、異海藻糖和新海藻糖,并對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非特異性保護作用,科學家們發(fā)現,沙......
  • 天竺黃,呈乳白色,塊狀物體,在使用的時候要將它的外皮拔除,然后再將它放入鍋內慢慢熬煮,大約過一個時辰就可以服用,中藥名,治小兒疳積,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華思勞竹等稈內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塊狀物,植物稈內的分泌液干燥后于秋、冬二季采收,天竺葵主要......
  • 這藥名字聽起來非常長,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算是非常常見的一種中藥,古寶牛黃琥珀猴棗散,是由活血祛痰由活血化瘀與消除呼吸道痰濁壅塞兩大部分組成,猴棗散含馬兜鈴科植物細辛,有馬兜鈴酸,會對腎臟造成損傷,應在醫(y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咳嗽是一種防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