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冬病夏補三湯水

    進入夏天以來,各大醫(yī)院貼敷場面火爆。其實,除了貼膏藥,冬病夏治配合食療更能相得益彰。有些對膏藥過敏的人也可單獨使用食療的方法減輕疾病。而且,每年伏天有40天,天氣相對較熱,非常適合平時畏寒怕冷和遇冷疾病加重的人群調(diào)治疾病。這里就介紹幾款常見的冬病夏治的食療方法。

    白胡椒公雞湯 公雞一只洗凈切塊、白胡椒9克、草果3克、良姜3克,以上四味,再加上蔥姜,一起放入罐內(nèi)煮熟,放入食鹽3~5克,空腹食用。治療畏寒怕冷,虛羸少氣,遇寒咳嗽,反復(fù)感冒,過敏性鼻炎,冬天哮喘加重的朋友。

    二姜豬肚湯 豬肚一副,用醋泡去腥洗凈切絲、干姜10克、良姜10克、草果3克,以上四味,再加上蔥姜,一起放入罐內(nèi)煮熟,放入食鹽3~5克,空腹食用。治療胃寒腹冷,寒從中生,脾胃虛弱,飲食不化,慢性泄瀉,面黃體瘦乏力。

    板栗羊脊骨湯 板栗12枚、羊脊骨一具槌碎、肉蓯蓉12克、草果3克,以上四味,再加上蔥姜,一起放入罐內(nèi)煮熟,放入食鹽3~5克,空腹食用。治療下元久虛,腰酸腿軟,腰膝冷痛,筋骨無力。

    這些食療處方,可以根據(jù)個人寒熱情況食用,如果食后身體溫潤舒坦,就不需要過食。食后身體虛冷無改變,可隔三差五再食,直到身體舒適輕松。冬病夏治飲食上大家需注意,夏季氣候較為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濃重,易消化不宜油膩,不可過多食熱性食物和過辛辣食物如川菜、荔枝等,以免內(nèi)熱過重。此外,由于冬病夏治治療對象都是畏寒怕冷喜熱的群體,因此寒性水果是要禁食的,以免損傷脾胃。(楠舫)

更多中藥材
  • 當歸頭止血,當歸身養(yǎng)血,當歸尾破血,全當歸呢補血活血,所以日常補血養(yǎng)血,我們一般選用當歸身或者全當歸,所以說當歸全身都是寶,但是當歸補血我們一般要和補氣的黃芪來搭配。因為中醫(yī)講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這樣補血效果才能又快又好,比如著名的當歸......
  • 黃連這味中藥最主要的作用:第一個是清心火,所以我們經(jīng)常多夢的人吃黃連可以清心火,黃連苦口利于病。第二個厚腸胃,所以我們經(jīng)常說拉肚子時候吃黃連,對吧?還有我們有個藥呢,叫交泰丸,就是一個黃連和一個肉桂,一個寒的,一個熱的,一個往下走的,一個往......
  •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凈切片曬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經(jīng)過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夠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腫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補補氣補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點,如果想用來補氣血,同時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僅僅需要止痛......
  • 人參有以下功效一:大補元氣,像我們平時氣虛同時感覺有點身體發(fā)冷的人呢,可以用人參煲湯喝就可以。二:復(fù)脈固脫,特別適用于氣陰兩虛的人。三:生津養(yǎng)血,人參既能夠補氣,同時呢還能夠生津,像我們胃陰不足的人,一定要加入人參,同時人參能通過補氣來生血......
  • 藏紅花至明代傳入中國,記載在李時珍《本草綱目》被列為藥用,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材。那藏紅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對于月經(jīng)量少、月經(jīng)延后、經(jīng)期腰酸腹痛、血塊多、面色暗淡、臉上斑點比較多的女性尤為合適。那它到底怎么用呢?取四到六根泡水當茶葉,可以反復(fù)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