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素有肺癆,發(fā)時咳嗽連連,微兼喘促。仲夏末旬,喘發(fā)甚劇,且嘔血甚多。

    鹽山范XX,年五十余,素有肺癆,發(fā)時咳嗽連連,微兼喘促。仲夏末旬,喘發(fā)甚劇,咳嗽晝夜不止,且嘔血甚多。延醫(yī)服藥十余日,咳嗽嘔血,似更加劇,憊莫能支。

    適愚自滄回籍,求為診治,其脈象洪而微數(shù),右部又實而有力,視其舌苔白厚欲黃,問其心中甚熱,大便二三日一行,診畢,斷曰:此溫病之熱,盤踞陽明之府,逼迫胃氣上逆,因并肺氣上逆,所以咳喘連連,且屢次嘔血也。其家人謂,以前原不覺有外感,即屢次延醫(yī)服藥,亦未嘗言有外感,何以先生獨謂系溫病乎?答曰:此病脈象洪實,舌苔之白厚欲黃,及心中之發(fā)熱,皆為溫病之顯征。其初不覺有外感者,因此乃伏氣化熱為溫病。其受病之原因,在冬令被寒,伏于三焦脂膜之中,因春令陽盛化熱而發(fā)動,竄入各臟腑為溫病。亦有遲至夏秋而發(fā)者,其癥不必有新受之外感,亦間有薄受外感不覺,而伏氣即因之發(fā)動者,《內(nèi)經(jīng)》所謂:“冬傷于寒,春必病溫”者,此也。

    遂為疏方:生地(二兩)、生石膏(一兩)、知母(八錢)、甘草(一錢)、廣犀角(三錢.另煎兌服)、三七(二錢.細(xì)末用水送服)

    煎湯兩茶盅,分三次飲下,一劑而諸病皆愈。又改用玄參、貝母、知母、花粉、甘草、白芍諸藥,煎湯服。另用水送服三七末錢許,服兩劑后,俾用生山藥末煮粥,少加白糖,每次送服赭石細(xì)末錢許,以治其從前之肺癆。若覺熱時,則用鮮白茅根四五兩,切碎煮兩三沸,當(dāng)茶飲之。如此調(diào)養(yǎng)月余,肺癆亦大見愈。

    按:

    吐血之癥,原忌驟用涼藥,恐其離經(jīng)之血得涼而凝,變?yōu)檠蕴搫谝?。而此癥因有溫病之壯熱,不得不用涼藥以清之,而有三七之善化瘀血者輔之,所以服之而有益無弊也。

更多中藥材
  • 就記得電視劇里,如果誰想要惡搞,就給來點巴豆,看著那人焦慮的神情和一趟趟上廁所的窘迫,開心不已;我是這么認(rèn)識巴豆的,不知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其實,中醫(yī)藥上以果實入藥,性熱,味辛,功能破積、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結(jié)便秘、腹水腫脹、寒邪食積所......
  • 在一些電視劇中,我們很容易就能夠見到巴豆的影子,俠客們?yōu)榱四軌驅(qū)崿F(xiàn)什么妙計,都會有巴豆使人腹瀉,那你知道巴豆是什么嗎,為大戟科巴豆屬植物巴豆樹的干燥成熟果實,其根及葉亦供藥用,巴豆樹為常綠喬木,高6~10米,中醫(yī)藥上以果實入藥,性熱,味辛,......
  • 千金子草,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樣,剛看到這個詞根本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更別提它的功效與作用,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的種子,又名千兩金、菩薩豆(《日華子》),續(xù)隨子(《開寶本草》),拒冬實(《本草圖經(jīng)》),聯(lián)步(《斗門方》),拒冬子(《本草匯言......
  • 古時候女孩子都是叫千金,我自己認(rèn)為是為了表示女孩子很寶貴,所以用千金來形容;不過今天要說的不是千金這個詞,而是和千金類似的名字千金子這味中藥;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種子;分布于吉林、遼......
  • 一提到中草藥,很多人都說自己是“藥盲”,往兩個看起來十分相似的字或詞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見的千金子與水稻的區(qū)別就讓我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的種子;又名千兩金,有逐水退腫,破血消癥,解毒殺蟲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