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人基本資料】
天津姚姓媼,年六旬有二,于孟秋得溫病兼下痢。
【病因】
孟秋天氣猶熱,且自覺心中有火,多食瓜果,又喜當風乘涼,遂致病溫兼下痢。
【證候】
周身灼熱,心中熱且渴,連連呻吟不止,一日夜下痢十二三次,赤白參半,后重腹疼,飲食懶進,惡心欲嘔,其脈左部弦而兼硬,右部似有力而重按不實,數(shù)近六至。延醫(yī)治療近旬日,病益加劇。
【診斷】
其左脈弦而兼硬者,肝血虛而膽火盛也。其右脈似有力而重按不實者,因其下痢久而氣化已傷,外感之熱又侵入陽明之腑也。其數(shù)六至者,緣外感之熱灼耗已久,而其真陰大有虧損也。證脈合參,此乃邪實正虛之候。擬用拙定通變白虎加人參湯,及通變白頭翁湯二方相并治之。
【處方】
生石膏(二兩搗細)野臺參(四錢)生懷山藥(一兩)生杭芍(一兩)白頭翁(四錢)金銀花(四錢)秦皮(二錢)生地榆(二錢)甘草(二錢)廣三七(二錢軋細)鴉膽子(成實者五十粒去皮)共藥十一味,先用白糖水送服三七、鴉膽子各一半,再將余藥煎湯兩盅,分兩次溫服下。至煎渣再服時,亦先服所余之三七、鴉膽子。
【復(fù)診】
將藥煎服日進一劑,服兩日表里之熱皆退,痢變?yōu)闉a,仍稍帶痢,瀉時仍覺腹疼后重而較前輕減,其脈象已近平和,此宜以大劑溫補止其泄瀉,再少輔以治痢之品。
生懷山藥(一兩)炒懷山藥(一兩)龍眼肉(一兩)大云苓片(三錢)生杭芍(三錢)金銀花(三錢)甘草(二錢)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效果】
將藥煎服兩劑,痢已凈盡而瀉未全愈,遂即原方去金銀花、芍藥,加白術(shù)三錢,服兩劑其瀉亦愈。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人基本資料】
天津姚姓媼,年六旬有二,于孟秋得溫病兼下痢。
【病因】
孟秋天氣猶熱,且自覺心中有火,多食瓜果,又喜當風乘涼,遂致病溫兼下痢。
【證候】
周身灼熱,心中熱且渴,連連呻吟不止,一日夜下痢十二三次,赤白參半,后重腹疼,飲食懶進,惡心欲嘔,其脈左部弦而兼硬,右部似有力而重按不實,數(shù)近六至。延醫(yī)治療近旬日,病益加劇。
【診斷】
其左脈弦而兼硬者,肝血虛而膽火盛也。其右脈似有力而重按不實者,因其下痢久而氣化已傷,外感之熱又侵入陽明之腑也。其數(shù)六至者,緣外感之熱灼耗已久,而其真陰大有虧損也。證脈合參,此乃邪實正虛之候。擬用拙定通變白虎加人參湯,及通變白頭翁湯二方相并治之。
【處方】
生石膏(二兩搗細)野臺參(四錢)生懷山藥(一兩)生杭芍(一兩)白頭翁(四錢)金銀花(四錢)秦皮(二錢)生地榆(二錢)甘草(二錢)廣三七(二錢軋細)鴉膽子(成實者五十粒去皮)共藥十一味,先用白糖水送服三七、鴉膽子各一半,再將余藥煎湯兩盅,分兩次溫服下。至煎渣再服時,亦先服所余之三七、鴉膽子。
【復(fù)診】
將藥煎服日進一劑,服兩日表里之熱皆退,痢變?yōu)闉a,仍稍帶痢,瀉時仍覺腹疼后重而較前輕減,其脈象已近平和,此宜以大劑溫補止其泄瀉,再少輔以治痢之品。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炒懷山藥(一兩)龍眼肉(一兩)大云苓片(三錢)生杭芍(三錢)金銀花(三錢)甘草(二錢)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效果】
將藥煎服兩劑,痢已凈盡而瀉未全愈,遂即原方去金銀花、芍藥,加白術(shù)三錢,服兩劑其瀉亦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