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溫病 案例(二)

    【病人基本資料】

    武清縣孫××,年三十三歲,于孟秋時得溫病。

    【病因】

    未病之前,心中常覺發(fā)熱,繼因飯后有汗,未暇休息,陡有急事冒風出門,致得溫病。

    【證候】

    表里俱覺壯熱,嗜飲涼水、食涼物,舌苔白濃,中心已黃,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脈象洪長有力,左右皆然,一分鐘七十八至。

    【診斷】

    此因未病之先已有伏氣化熱,或有暑氣之熱內伏,略為外感所激,即表里陡發(fā)壯熱,一兩日間陽明府熱已實,其脈之洪長有力是明征也。擬投以大劑白虎湯,再少佐以宣散之品。

    【處方】

    生石膏(四兩搗細)知母(一兩)鮮茅根(六錢)青連翹(三錢)>甘草(三錢)粳米(三錢)共煎湯三盅,分三次溫服下。

    【復診】

    將藥分三次服完,表里之熱分毫未減,脈象之洪長有力亦仍舊,大便亦未通下。此非藥不對證,乃藥輕病重藥不勝病也。夫石膏之性《神農本草經》原謂其微寒,若遇陽明大熱之證,當放膽用之。擬即原方去連翹加天花粉,再將石膏加重。

    【處方】

    生石膏(六兩)知母(一兩)天花粉(一兩)鮮茅根(六錢)甘草(四錢)粳米(四錢)共煎湯三大盅,分三次溫服下。

    【三診】

    將藥分三次服完,下燥糞數(shù)枚,其表里之熱仍然不退,脈象亦仍有力。愚謂孫××曰︰余生平治寒溫實熱證,若屢次治以大劑白虎湯而其熱不退者,恒將方中石膏研極細,將余藥煎湯送服即可奏效。今此證正宜用此方,孫××亦以為然。

    【處方】

    生石膏(二兩研極細)生懷山藥(二兩)甘草(六錢)將山藥、甘草煎湯一大碗,分多次溫服。每次送服石膏末二錢許,熱退勿須盡劑,即其熱未盡退,若其大便再通下一次者,亦宜將藥停服。

    【效果】

    分六次將湯藥飲完,將石膏送服強半,熱猶未退,大便亦未通下,又煎渣取湯兩盅,分數(shù)次送服石膏末,甫完,陡覺表里熱勢大增。時當夜深,不便延醫(yī)。孫××自持其脈弦硬異常,因常閱《衷中參西錄》,知脈雖有力而無洪滑之象者,用白虎湯時皆宜加人參,遂急買高麗參五錢,煮湯頓飲下,其脈漸漸和緩,熱亦漸退,至黎明其病霍然全愈矣。

    【說明】

    按傷寒定例,凡用白虎湯若在汗吐下后及渴者,皆宜加人參。細詢此證之經過始知曾發(fā)大汗一次,此次所服之藥雖非白虎湯原方,實以山藥代粳米,又以石膏如此服法,其力之大,可以不用知母是其方亦白虎湯也。若早加黨參數(shù)錢,與山藥、甘草同煎湯以送服石膏,當即安然病愈。乃因一時疏忽,并未見及,猶幸病者自知醫(yī)理以挽回于末路。此雖白虎湯與人參前后分用之,仍不啻同時并用之也。此證加人參于白虎湯中其益有三︰發(fā)汗之后人之正氣多虛,人參大能補助正氣,俾正氣壯旺自能運化藥力以勝邪,其為益一也;又發(fā)汗易傷津液,津液傷則人之陰分恒因之虧損。人參與石膏并用,能于邪熱熾盛之時滋津液以復真陰,液滋陰復則邪熱易退,其為益二也;又用藥之法,恒熱因涼用涼因熱用,《內經》所謂伏其所因也。此證用山藥、甘草煎湯送服石膏之后,病則純熱,藥則純涼,勢若冰炭不相容,是以其熱益激發(fā)而暴動。加人參之性溫者以為之作引,此即涼因熱用之義,為涼藥中有熱藥引之以消熱,而后熱不格拒轉與化合,熱與涼藥化合則熱即消矣,此其為益三也。統(tǒng)此三益觀之,可曉然于此病之所以愈,益嘆仲圣制方之妙。即約略用之,亦可挽回至險之證也。

更多中藥材
  • 以前聽說,人們是用皂莢樹的果子來進行清洗東西的,一直覺得非常的神奇,很想知道皂莢樹到底有什么作用?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能力強,皂莢果是醫(y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
  • 說到稀有的植物物種,我們可能會首先想到紅豆衫、銀杉等等,而鮮少耳聞的絨毛皂莢卻是更為瀕危的稀有物種,絨毛皂莢被視為我國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在全世界存在的數(shù)量也極其稀少,比堪稱“植物界熊貓”的銀杉還稀少,野生的絨毛皂莢全世界僅有兩株,并且分布于......
  • 冬季氣候干燥,加上霧霾天氣頻繁,很多人容易上火,嗓音沙啞,并伴隨上呼吸道感染等癥狀,久治不愈。給大家的健康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很多人就問上火吃什么藥好呢?是吃中藥好還是吃西藥好呢?有些中藥價格便宜,對于疏肝理氣,清溫降火有好的效果,下面就......
  •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安胎利水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處方】人參4.5克,生白術4.5克,大腹皮9克,砂仁未(沖......
  • 血壓高是體內的血壓高于一個醫(yī)學規(guī)定的平均值,對于這種血壓高的情況,它主要是出現(xiàn)在中老年人的身上,一些中老年人的身上機能已經出現(xiàn)了減弱,所以對于血液的調節(jié)能力就不是很強了。血壓高是應該要引起重視的,因為血壓高可能會引起一些高血糖和高血壓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