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寶寶咳嗽可食療

    宋麗華 山東萊陽中心醫(yī)院

    1.風寒咳嗽:起病較急,表現(xiàn)為咳嗽、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打噴嚏、頭痛身痛、怕冷、身微熱??蛇x用下列食療:

    紫蘇粥 紫蘇葉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棗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將熟時加入蘇葉、生姜、大棗,趁熱服用。

    蔥白粥 大米50克,生姜5片,連須蔥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適量煮粥,趁熱飲用。

    杏仁蘿卜煎 杏仁10克,生姜3片,白蘿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此外,宜多食辛味溫熱性的食品,如生姜、白蔥、豆豉等,忌食生冷寒涼。

    2.風熱咳嗽:表現(xiàn)為流黃濁涕、咳嗽吐黃色稠黏痰,伴有發(fā)熱汗出、咽干痛癢、口渴喜飲??蛇x用下列食療:

    二汁飲 鮮藕汁、梨汁各等份,生服。

    蘿卜冰糖汁 白蘿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適量隔水燉化,睡前1次飲完,連用3~5次。

    蔥白梨汁 蔥白連須7根,梨1個,冰糖適量,水煎服。

    此外,宜食辛涼清淡食品,以疏散風邪、清熱解毒止咳,如菊花、茶葉、白菜、白蘿卜、甜梨、甜橙等。忌食酸、澀、辛辣之品及肥甘厚味。

    3.痰熱蘊肺:表現(xiàn)為咳嗽痰多,痰黃稠黏難以咳出,甚至喘促氣急,喉中痰鳴,鼻扇發(fā)青或痰中帶血,并伴有發(fā)熱、面赤唇紅、口渴煩躁、大便干燥、小便色黃,且舌苔黃,舌質(zhì)紅,脈數(shù)。可選用下列食療:

    秋梨白藕汁 秋梨去皮、核、白藕去節(jié),各等量,切碎,取汁,頻服。

    蘆根粥 鮮蘆根150克,竹茹15克,生姜3克,粳米50克。先煎前二味藥取汁,入米煮粥,待熟時加生姜,稍煮即可。

    此外,宜食辛涼或甘寒、苦寒之食物,如竹筍、西瓜、荸薺、甘蔗等。忌食厚味油膩,尤忌辛辣食品。

    4.陰虛咳嗽:主要表現(xiàn)為干咳少痰,咳久不愈,常伴形體消瘦、口干咽燥、手足心熱等??蛇x用下列食療:

    銀耳粥 銀耳2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銀耳加水煮至六成熟,入米共煮成粥,服前加冰糖。

    百合粳米粥 百合50克,粳米100克,紅棗5~10枚,紅小豆30克,白糖適量,先將紅小豆煮至半熟,入粳米、百合、紅棗同煮為粥,粥成后加入白糖。

    川貝冰糖梨 川貝粉3克,大梨1個,冰糖6克。將梨去皮,挖去梨心,填入川貝粉、冰糖,蒸熟食之。

    蜂蜜蒸梨 梨1個,挖空心,將蜂蜜30克裝入,蒸熟食用,每日2次。

    芝麻核桃飲 黑芝麻60克,核桃仁60克,冰糖50克,共搗爛,開水沖服,每次10~15克,早晚空腹服。尤其適用于伴陰虛腸燥便秘者。

    此外,宜食甘淡,多吃一些水分多的蔬菜及微酸甘之瓜果,如雪梨、百合、蜜汁藕等。忌食燥熱上火之食,如辛溫熱性的蔬菜及魚肉助火之品。

    5.氣虛咳嗽:表現(xiàn)為咳嗽無力、痰液清稀、喘促氣短、面白多汗,且舌苔薄白,舌質(zhì)淡,脈緩無力或沉??蛇x用下列食療:

    豆腐煲 豆腐250克,紅糖50克,生姜5片,慢火煲1小時,每晚睡前食用,連服1周。

    黃芪粥 黃芪20克,粳米50克。黃芪加水500毫升,煮至200毫升,去滓。加入粳米,加水煮至粥成,溫熱頓服。

    花生紅棗湯 花生米、大棗、蜂蜜各30克,水煎,食花生、棗,喝湯,日2次。

    此外,宜食補肺補脾之氣的食品,如山藥、薏苡仁、牛肉等。忌食辛散、寒涼、硬固食品。

更多中藥材
  • 需要煎熬的中藥都建議盡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鐘,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中藥材因驟然受熱,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質(zhì)凝固,細胞壁變硬,從而不利于水分滲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藥效降低。......
  • 很多學中醫(yī)的可能知道中醫(yī)有個病名叫虛勞,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專門有個血痹虛勞病,喜歡中醫(yī)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虛勞就是身體很虛,常年的虛虧,五臟都虛,叫虛勞。這個勞不是指的勞動,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體很弱的情況下,中醫(yī)叫虛勞病。那這個“怯”呢......
  • 第一怕,怕你不運動,缺乏運動幾乎是現(xiàn)代社會打工人的一種常態(tài)問題,那么脾虛為什么要運動呢?因為我們脾在中醫(yī)上來說,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時很少活動,那么我們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強壯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運動。第二怕,怕你太壓......
  •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陰虛簡單的說就是火旺,虛火旺盛,有了虛火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最常見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時總是愛喝水,然后就會出現(xiàn)潮熱,盜汗,有的病人嚴重的時候啊,一覺醒來,汗水把整個的頭發(fā)全部都打濕了。還有就是五心煩熱,這里的五心指的是......
  • 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中醫(yī)上講望而知之謂之神,望面色,望形體,望舌苔,望舌質(zhì),舌下絡脈可以幫助中醫(yī)對患者進行辨證,我們說舌為心之苗竅,這就說明通過舌相可以看出心臟的一些病態(tài)反應,特別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這樣一個苗頭。通常來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