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腰椎間盤突出癥針灸診療技術

    腰椎間盤突出癥,又稱腰椎間盤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癥。它是腰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變后,在外力作用下,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jīng)根、血管或脊髓等組織所引起的腰痛,并且伴有坐骨神經(jīng)放射性疼痛等癥狀為特征的一種病變。本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腰腿痛疾患之一,好發(fā)于20~30歲的青壯年,男多于女,其發(fā)病部位以第4到第5腰椎為多,腰5骶1次之,第3到第4腰椎較少見。

    本病屬于中醫(yī)學“腰痛”、“痹癥”的范疇。

    一、病因病機

    腰痛病因主要與感受外邪、跌仆損傷和勞欲太過等因素有關。感受風寒,或坐臥濕地,或長期從事較重的體力勞動,或腰部閃挫撞擊傷未全恢復,均可導致腰部經(jīng)絡氣血阻滯,不通則痛。素體稟賦不足,或年老精血虧衰,或房勞過度,損伐腎氣,“腰為腎之府”,腰部脈絡失于溫煦、濡養(yǎng),可致腰痛。腰部從經(jīng)脈循行上看,主要歸足太陽膀胱經(jīng)、督脈、帶脈和腎經(jīng)(貫脊屬腎)所主,故腰脊部經(jīng)脈、經(jīng)筋、絡脈的不通和失榮是腰痛的主要病機。

    二、臨床表現(xiàn)

    腰痛伴坐骨神經(jīng)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癥狀。腰痛常局限于腰骶附近,棘突間有局限性深壓痛,并向患側下肢放射,坐骨神經(jīng)痛常為單側,并沿患側大腿后側向下放射至小腿外側、足跟部和足背外側。咳嗽、噴嚏、用力排便時均可使神經(jīng)根更加緊張而加重癥狀,步行、彎腰、伸膝起坐等牽拉神經(jīng)根的動作也可使疼痛加劇。疼痛多為間歇性,少數(shù)為持續(xù)性,且經(jīng)休息后,特別是臥床休息后可明顯減輕,但輕微損傷后復發(fā)。病程長者,其下肢放射部位感覺麻木。

    三、辨證分型

    (1)寒濕腰痛:腰部有受寒史,值天氣變化或陰雨風冷時加重,腰部冷痛重著、酸麻,或拘攣不可俯仰,或痛連臀腿。

    (2)瘀血腰痛:腰部有勞傷或陳傷史,勞累、晨起、久坐加重,腰部兩側肌肉觸之有僵硬感,痛處固定不移。

    (3)腎虛腰痛:腰眼(腎區(qū))隱隱作痛,起病緩慢,或酸多痛少,乏力易倦,脈細者,為足少陰經(jīng)證,即腎虛腰痛。

    四、治療

    (一)基本治療

    [治則]疏經(jīng)活血,益腎健腰。

    [處方]腎俞、大腸俞、秩邊、環(huán)跳、承扶、殷門、委中、陽陵泉

    [加減]腰痛明顯加壓痛點、氣海俞、上髎、次髎;股前痛明顯加風市、犢鼻;小腿疼痛明顯加飛揚、承山、昆侖。

    [操作]腎俞、大腸俞向脊柱方向刺入,一般為2~3寸,環(huán)跳、承扶穴深刺,以有下肢放電感為佳。其他穴位行針得氣后,施以平補平瀉法,刺激量以中等為宜。在急性期每日針刺一次,癥狀好轉后可隔兩日針刺一次,10次為一療程。

    (二)其他療法

    1.放血療法

    [取穴]委中、陽陵泉、懸鐘、陽輔、環(huán)跳、命門、腰陽關、秩邊

    [操作]以三棱針在委中等前四穴中任選一穴,刺取血脈,出黑血20~50毫升,血色變紅乃止,若色不變,針后拔罐。腰臀部穴位可以用梅花針或滾筒叩刺,使其出血,然后拔火罐,如在針刺治療后再加施本法,療效更好,本法對急性期尤宜。

    2.穴位注射

    [取穴]腎俞、大腸俞、環(huán)跳、委中

    [操作]藥物可取用利多卡因、普魯卡因、維生素B1、維生素B12或當歸注射液,腰部穴位要深刺,深至2.5~3.5寸,得氣后,確認無回血,再注入藥液,每穴注藥1~2毫升。急性期每日一次,緩解后隔兩天一次,5次為一療程。

    3.耳針

    [取穴]坐骨神經(jīng)、腎上腺、臀、神門

    腰椎 骶椎

    [操作]每次選取3~5穴,0.5寸針刺入耳穴,以不刺透對側皮膚為度。用中強刺激捻針數(shù)秒鐘后,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每隔5分鐘行針一次,每日或隔日治療一次,10次為一療程。也可在上述穴位埋壓王不留行籽。

    4.頭針

    [取穴]頂顳后斜線、頂旁1線

    [操作]用28號3寸針沿頭皮下緩慢進針,使之達到應有的深度,不提插,捻針頻率要快,每分鐘達200次以上,且幅度要大,留針5~10分鐘后再行針一次,然后留針一次10分鐘,即可出針。

    五、適宜技術

    1.冉氏“益氣通經(jīng)”指針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技術

    [取穴]風市、陽陵泉、足三里、丘墟、太沖、阿是穴

    [操作]

    (1)先讓病人仰臥床上,醫(yī)者坐在患者床邊的椅子上,面對患者。將示指(或中指)放于氣海穴上,順時針旋轉點按40分鐘。指針力度以病人全身放松,舒適為準。

    (2)依次點按雙側風市、陽陵泉、足三里、丘墟、太沖穴,每穴逆時針點按30秒。

    (3)讓患者俯臥,以腰部壓痛點為準,取上下各相隔3椎為起止點,用雙手食指、中指同時點按各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每穴30秒,虛證順時針點按,實證逆時針點按。之后重點指針阿是穴(壓痛點處)。

    (4)依次點按雙側環(huán)跳、委中、承筋、承山、昆侖,每穴逆時針點按30秒,點按力度均以病人能耐受為佳。

    (5)讓患者側臥,握拳捶打環(huán)跳穴8下后,讓病人慢慢起身,下床活動5分鐘。

    2.踝三針對椎間盤突出癥根性痛鎮(zhèn)痛技術

    [取穴]踝三針定位:足三陽經(jīng)(足陽明胃經(jīng)、足少陽膽經(jīng)、足太陽膀胱經(jīng))踝上四寸,每條經(jīng)脈循行線上各一穴,分別是根痛1、根痛2、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據(jù)具體情況,綜合選穴。

    [操作]醫(yī)生左手固定進針點上部(拇示指拉緊皮膚),右手持針,針與皮膚呈15°角,快速進入皮下,然后針體貼近皮膚表面,沿皮下刺入,進針長度為2.5寸,針刺方向朝上??焖倌磙D200~300次/分,不提插,幅度360°角~720°角,每次連續(xù)捻轉3分鐘。每10分鐘行針一次,留針30分鐘,每48小時針刺一次。

    六、注意事項

    (1)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緩解癥狀,止痛效果明顯。

    (2)本病在急性期應臥硬板床休息,如病情有好轉應適當活動,但須避免過度屈伸和彎腰負重,以免復發(fā),下肢及腰部保暖,不宜受寒。

    (3)有明顯神經(jīng)根或脊髓壓迫癥狀者,需及時配合牽引、手術、理療等綜合方法進行治療。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在生活中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那就是是藥三分毒,所以大家都在用藥這一方面比較的害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中醫(yī)以毒攻毒的治療辦法,有很多中藥材本身都是具有毒性的,其中代表就是中藥材砒霜,它就含有劇毒,那么大家聽說過滿山紅嗎,到底中藥材滿山......
  • 甜菊是一般人所熟悉的甘味料,也是南美洲巴拉圭與巴西交界處常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甜菊的葉子含有名叫“甜菊素”的甜味物質(zhì),精制的甜菊素是無色無味的結晶,有砂糖200倍的甜味。糖尿病人能飲甜菊葉茶嗎甜菊葉茶味甘性涼,歸經(jīng)肝、脾,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
  • 銀耳在很多消費者的眼中覺得是一種食材而已,但其實銀耳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銀耳的醫(yī)用價值有什么?銀耳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的作用。既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又可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銀耳富有......
  • 艾條是我們中醫(yī)臨床上比較常用的一種中藥材,這種藥材在具體的使用過程當中,以熏艾和艾灸兩種方式為主。艾條的作用主要是溫筋通絡,對于一些風濕關節(jié)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艾條的功效根據(jù)其質(zhì)量會有所差異,越是放置時間長的艾條滲透能力越強,其治病效果......
  • 肉桂是在我國的南方地區(qū)十分常見的一種植物的干燥之后的樹皮,它的氣味是濃烈的香氣,所以它可以作為調(diào)料出現(xiàn)在食物當中,除此之外,它還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是一種重要的藥材,中醫(yī)上面說,肉桂可以補溫腎陽,還可以填精補血,同時對于一些人體內(nèi)因為陰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