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頸性眩暈

    劉德玉 陜西中醫(yī)學院骨傷研究所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頸椎病類型之一,屬中醫(yī)“眩暈”范疇。筆者臨證應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頸性眩暈,療效顯著。

    組成和用法 法半夏9克,天麻9克,白茯苓10克,陳皮10克,白術10克,蒼術12克,生草6克。水煎2次共對為500毫升,早晚2次溫服,14劑為一個療程。

    功效 燥濕化痰,平肝熄風。

    主治 椎動脈型頸椎病,癥狀表現(xiàn)為眩暈,頭重,耳鳴,惡心,嘔吐,呃逆,個別患者有猝倒、持物落地和復視等癥狀,舌質(zhì)淡白,苔厚膩或黃厚膩,脈弦數(shù)、弦滑或滑數(shù)。頸部活動可誘發(fā)上述癥狀的發(fā)生。

    方解 本方在《醫(yī)學心悟》半夏白術天麻湯基礎上加減。數(shù)年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頸性眩暈多實少虛,實以痰著,其病緣于脾濕生痰,肝風內(nèi)動所致。痰濁蒙蔽清竅,風痰上擾,故眩暈、頭重、耳鳴;痰氣交阻,濁陰不降,故胸悶、嘔惡、呃逆。治宜化痰熄風,兼健脾燥濕。方中以法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以天麻化痰熄風而止頭眩,二藥合用,為風痰眩暈頭痛之要藥。李杲云:“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眩,風虛內(nèi)作,非天麻不能除。”故為君。以白術、蒼術為臣,白術守而不走,蒼術走而不守,健脾燥濕,化痰降濁,與法半夏、天麻配伍,祛濕化痰,祛風止眩,升清降濁之功益佳。茯苓健脾利濕,與蒼白術相合,尤能治痰之本;陳皮理氣化痰;生草和中,消痰解毒,調(diào)和諸藥。諸藥為伍,使風熄痰消,眩暈自愈。

    加減 痰濁加菖蒲10克,遠志6克;頭暈,目干、澀加杭白菊10克,鉤藤10克;項背強痛加葛根15克,姜黃8克;瘀血加丹參15克,郁金10克;舌苔厚膩加藿香10克,佩蘭10克;呃逆、胸滿悶重加旋覆花10克,生牡蠣15克;肝陽上亢加石決明30克,生龍牡各30克;耳鳴重加磁石30克,蟬衣8克。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好。過敏性鼻炎是常發(fā)的這么一個疾病啊,尤其現(xiàn)在開始入秋,天氣轉(zhuǎn)涼之后就容易犯了。那么這個原因在于哪兒呢?就是由于正氣不足,感受外界風寒所造成的。給大家分享一個醫(yī)案,這是一位劉先生,四十六歲,他的特點是什么呢?就是每到十月底十一月份的時候......
  • 這個病例呢是一個女性患者,李女士,三十七歲,就是由于這孩子不太聽話,然后教育孩子等等過于生氣了,上肝火了。這個林女士生氣之后,就發(fā)了一頓子火之后,這個肝火就一下上來了。上來什么表現(xiàn)呢?頭脹痛啊,頭脹頭疼,尤其是太陽穴這兩側(cè)特別疼,然后呢目赤......
  • 第一,怕涼。過于辛涼的東西會損傷脾胃,一個是吃涼的東西,脾胃虛,還有一個風邪直中胃脘,這個風直接吹到胃里邊兒啊,也怕這種涼,涼了之后這種胃受到刺激之后會覺得脾胃脹啊涼啊這種不舒不適的這個表現(xiàn)。第二,怕過激過飽。就是餓一下,然后呢又一下食物又......
  • 第一個久坐,久坐傷腎,就是天天坐在那兒,那么這個人最后的表現(xiàn)反映就是腰酸,腰疼,坐時間太長都把自己腰坐脫了,就是腰為腎之府,那么久坐一定會傷腎,所以說我們有一些工作,比如說就開車,那個司機本身就是長時間在那坐著,還有一些伏案工作的一些白領,......
  •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說一個癥狀,經(jīng)常肚子響,而且有的時候就想完之后就想放屁,那么今天給大家講這么一個案例。李女士37歲,她的表現(xiàn)什么呢?腹脹肚,然后肚子里面就總是有氣兒,然后呢下午的時候腹脹特別重,腹脹重后就想排氣了,就是有時候能排出來,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