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八正散加味治帶狀皰疹

    魏磊 河北清苑縣中醫(yī)院

    古方新用對經方、古方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如桂枝茯苓丸治療前列腺炎,補中益氣湯治療耳鳴,當歸芍藥散治療黃褐斑、眼袋等等均有顯著的效果。筆者以八正散加味治療帶狀皰疹多例,效果明顯。

    靳某,男,37歲,2011年3月6日初診?;颊哂谟颐{肋皮膚起米粒大小皰疹,邊緣紅腫,并伴有燒灼樣刺痛,以夜間為甚。在當地衛(wèi)生所檢查診斷為“帶狀皰疹”,經口服病毒唑含片、板藍根沖劑、克拉霉素膠囊等癥狀無改善,疼痛加重,如火灼、刀割,皰疹成簇成片,加服止痛藥多種,效果枉然。刻診:患者表情痛苦,右脅肋及右腰部成簇狀皰疹,呈帶狀分布,皰疹大小不等,大如黃豆,小如米粒,邊緣有紅暈,疼痛難忍,便結溲赤。舌質淡紅,苔薄稍黃,脈弦緊。方用八正散加減:車前子(包)20克,瞿麥12克,萹蓄12克,滑石30克,山梔子10克,甘草10克,木通3克,大黃10克,燈心草,板藍根30克,全瓜蔞20克。5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溫服。

    藥后癥狀明顯好轉,仍時疼痛。繼上方加赤芍藥12克,紅花6克,8劑后諸癥消失。

    按:“帶狀皰疹”中醫(yī)學稱之為“蛇竄瘡”、“纏腰火丹”,其病因多為濕熱內生,郁久化熱,復感外邪,以致濕熱毒邪外溢肌膚而致。八正散為清熱瀉火之劑,木通、燈心草清熱而降心火:車前子清肝熱而通膀胱;萹蓄、瞿麥利濕而瀉熱;滑石甘淡性寒,質滑而軟,引邪從小便而出;大黃降胃腸實熱以通燥結,又善解瘡瘍熱毒;甘草調和諸藥。加板藍根是因其為清熱涼血,解毒療瘡之要藥;全瓜蔞上能清上焦積熱,通胸膈痹痛,消腫散結,下可潤大腸之燥而通便;赤芍藥、紅花色赤入血分,活血化瘀止痛,為皰疹疼痛之要藥,諸藥相伍,相輔相成,互相呼應,效果顯著。

更多中藥材
  • 胃癌是常見的癌癥之一,胃癌早期的癥狀不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胃癌病變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無轉移至有轉移是一個漸進性過程,因此早期,進展期乃至晚期之間并無明顯界限,不僅如此,各期之間癥狀常有很大交叉,有些患者病變已屆進展期,但癥狀尚不明顯,......
  • 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是感染過幽門螺桿菌男性,尤其是超過正常體重20~25公斤的男性年齡在50歲~80歲之間常吃加鹽腌制蔬菜或煙熏肉和魚等食物吸煙、酗酒接受過胃部手術、胃息肉家族腫瘤疾病、家族胃癌史惡性貧血A型血長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煙塵、石棉和鎳的......
  • 胃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消化道腫瘤,據相關資料統(tǒng)計,在全球范圍內胃癌的發(fā)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國更是全球胃癌的高發(fā)區(qū),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腫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為止,手術切除仍然是治療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數病人確診時已處于......
  • 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患癌癥,只是隨著人年齡增長愈易患癌。一般40歲以上最容易患癌。專家指出這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其一,發(fā)生癌癥之前存在一個時間較大的潛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體后,并不是馬上就會發(fā)病,往往要經過15-30年的致癌潛伏期。一般為2......
  •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術切除后仍可繼續(xù)享受正常生活,一般來說,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胃癌切除術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體重,由于創(chuàng)傷或不能正常進食,使體內蛋白質,脂肪等消耗,致使體重下降,還可發(fā)生一些維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術后的并發(fā)癥。在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