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至圣丹

    處方

    熊膽(用溫水化入藥)、蘆薈(研)、膩粉(同水銀研)、朱砂(干飛),各一分;麝香(研)半分,蟾酥(研者.酒浸一宿)、龍腦(研)、鉛霜(研),各一字;雄黃(研飛)、青黛(研)、胡黃連(末),各半兩;白附子(炮)二錢,水銀一錢(與膩粉同研.不見米星)。

    炮制

    上為末,入研藥勻,用熬過漬豬膽汁浸,蒸餅為圓,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

    治一切驚風天吊,目睛上視,手足搐搦,狀候多端。

    此藥退驚治風,化蟲殺疳,除百病,進乳食。

    用法用量

    用藥一圓,用溫水化,滴鼻中令噴嚏三、五次,更用薄荷湯下二圓即愈。

    如久患五疳,腹脹頭大,四肢瘦小,好吃泥土,不思奶食,愛咬指甲,時眉毛,頭發(fā)稀疏,肚上青筋,及久患瀉痢,并用米飲下二圓。

    如久患疳蛔咬心,發(fā)歇疼痛,并用苦楝子煎湯下二圓。

    如鼻下赤爛,口齒疳蟲,并口瘡等,用兒所吃奶汁研二圓,涂在患處。

    疳眼雀目,用白羊子肝一枚,以竹刀子批開,入藥二圓在內,以麻縷纏定,用淘米泔煮熟,空心食之,仍令乳母。

    若隔三、兩日進一服,永無百病,不染橫夭之疾,凡有患與服,必見功效。

    注意

    常忌毒魚、大蒜、雞、鴨、豬肉等。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更多中藥材
  • 《陳囊庵婦科補解》卷一:八君子湯處方人參 白茯苓 白術各3克 炙草1.5克 半夏3克 廣皮2.4克 蒼術2.4克 當歸7.5克功能主治脾胃濕痰內盛,時時帶下,經行而帶癥益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陳囊庵婦科補解》卷一《陳素閹婦科補解》卷一......
  • 《壽親養(yǎng)老新書》卷四:八味丸處方川巴戟45克(酒沒,去心,用荔枝肉30克,同炒赤色,去荔枝肉不要)高良姜30克(銼碎,用麥門冬45克,去心,同炒赤色為度,去門冬)川楝子60克(去核,用降真香30克,銼碎同炒,油出為度,去降真香)吳茱萸45克......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八味丹處方朱砂1兩,磁石1兩,赤石脂1兩,代赭石1兩,人中黃1兩,禹余糧1兩,乳香1兩,沒藥1兩。制法上為極細末,糯米湯為小丸。功能主治補精髓,壯筋骨,益心智,理虛損,明目益睛,安神定驚。主用法用量每服1錢......
  • 處方人參半升,牡蠣半升,雷丸半升,沙參1升,苦參1升,玄參1升,丹參1升,大黃3升。功能主治傷寒、溫病驚癇。用法用量水3斗,葦薪煮3沸,停后煮小沸,度1斗許,去滓,先以3指染藥汁注兒口2-7次,大染手,濕吻、額、腹、背,以后如炊物溫之再浴,......
  • 處方熟地5錢,當歸3,山藥2錢(炒),肉桂5分,茯苓1錢5分,白芍1錢5分(炒),附子5分,丹皮1錢,澤瀉5分,山萸肉1錢。功能主治陽虧眩暈。用法用量水2鐘,煎7分,食遠服。各家論述《證因方論集要》:地黃、萸肉、山藥補足三陰經,澤瀉、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