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細茶9克(口嚼爛)水銀(入茶內(nèi)研)3克 牙皂 花椒各6克
上為細末。
治小兒頭上肥瘡。
香油調(diào)搽。
一掃光,出自明·《外科正宗》。本方原名“諸瘡一掃光”。
苦參、黃柏各一斤(各500克),煙膠一升(500克),木鱉肉、蛇床子、點紅椒、明礬、枯礬、硫黃、大風(fēng)子肉、樟腦、水銀、輕粉各二兩(各60克),白砒五錢(15克)。
上藥共研細末。熟豬油二斤四兩(1120克)化開,入藥攪勻,作丸如龍眼大。用時烤熱,搽擦瘡上。
殺蟲止癢。
主治白禿瘡,疥瘡,白屑風(fēng)等。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頭癬、疥瘡、神經(jīng)性皮炎、陰囊濕疹、銀屑病、帶狀皰疹等病癥。
帶狀皰疹:諸瘡一掃光加味改成酊粉劑外搽治療帶狀皰疹60例。方法:每日外搽患處5~8次,用時搖勻。1周為1個療程。病重痛劇者、范圍廣泛者配合內(nèi)服柴胡清肝湯(《外科正宗》方)、龍膽瀉肝湯。經(jīng)1個療程治療,42例皮膚皰疹干枯結(jié)痂、紅赤腫消,痛止,18例痛大減僅夜問有時針刺痛;2個療程后全部病例痛止,皰疹干枯痂殼脫落而愈。(《四川中醫(yī)》2001年第2期)
本方主要用于治療疥瘡。方用硫黃、水銀、輕粉,大風(fēng)子解毒殺蟲,配以苦參、黃柏、明礬燥濕止癢。臨床應(yīng)用以頭癬、疥瘡以及皮膚頑癬為辨證要點。
《外科正宗》一掃光,苦參煙膠柏二礬,木鱉蛇床點紅椒,硫樟銀輕砒大風(fēng)。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細茶9克(口嚼爛)水銀(入茶內(nèi)研)3克 牙皂 花椒各6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頭上肥瘡。
用法用量香油調(diào)搽。
摘錄《萬病回春》卷七明·《外科正宗》:一掃光出處一掃光,出自明·《外科正宗》。本方原名“諸瘡一掃光”。
組成苦參、黃柏各一斤(各500克),煙膠一升(500克),木鱉肉、蛇床子、點紅椒、明礬、枯礬、硫黃、大風(fēng)子肉、樟腦、水銀、輕粉各二兩(各60克),白砒五錢(15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熟豬油二斤四兩(1120克)化開,入藥攪勻,作丸如龍眼大。用時烤熱,搽擦瘡上。
功效殺蟲止癢。
主治主治白禿瘡,疥瘡,白屑風(fēng)等。
臨床應(yīng)用臨床主要用于治療頭癬、疥瘡、神經(jīng)性皮炎、陰囊濕疹、銀屑病、帶狀皰疹等病癥。
帶狀皰疹:諸瘡一掃光加味改成酊粉劑外搽治療帶狀皰疹60例。方法:每日外搽患處5~8次,用時搖勻。1周為1個療程。病重痛劇者、范圍廣泛者配合內(nèi)服柴胡清肝湯(《外科正宗》方)、龍膽瀉肝湯。經(jīng)1個療程治療,42例皮膚皰疹干枯結(jié)痂、紅赤腫消,痛止,18例痛大減僅夜問有時針刺痛;2個療程后全部病例痛止,皰疹干枯痂殼脫落而愈。(《四川中醫(yī)》2001年第2期)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療疥瘡。方用硫黃、水銀、輕粉,大風(fēng)子解毒殺蟲,配以苦參、黃柏、明礬燥濕止癢。臨床應(yīng)用以頭癬、疥瘡以及皮膚頑癬為辨證要點。
方歌《外科正宗》一掃光,苦參煙膠柏二礬,木鱉蛇床點紅椒,硫樟銀輕砒大風(fēng)。
摘錄明·《外科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