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解語湯

    《簡易方》引《資壽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二十):解語湯別名

    《資壽》解語湯(《古今醫(yī)統(tǒng)》卷八)。

    處方

    附子(炮)防風(fēng)(去蘆)天麻 酸棗仁(炒)各30克 羚羊角屑 官桂各22.5克 甘草(炙)羌活各15克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溫經(jīng)通絡(luò),熄風(fēng)開竅。治中風(fēng)客于心脾二經(jīng),舌強(qiáng)不能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氣不清。

    用法用量

    每次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入竹瀝10毫升,再煎三兩沸,溫服,不拘時(shí)候。二滓再煎服。

    摘錄《簡易方》引《資壽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二十)《女科撮要》卷下:解語湯處方

    附子(炮)1兩,防風(fēng)1兩,天麻1兩,酸棗仁1兩(炒)。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風(fēng)客心脾,舌強(qiáng)不言。

    用法用量

    每服2-3錢,水煎服。

    摘錄《女科撮要》卷下《赤水玄珠》卷一:解語湯處方

    羌活、防風(fēng)、天麻、肉桂、川芎、南星、陳皮、白芷、當(dāng)歸、人參、甘草、酸棗仁、羚羊角(一方有石菖蒲、遠(yuǎn)志)。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化痰,通絡(luò)。主中風(fēng)失音不語。

    用法用量

    水煎,入竹瀝半盞,再1滾服。

    摘錄《赤水玄珠》卷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茯苓、半夏、橘皮、枳殼、人參、甘草、干姜。制法煉蜜為丸。功能主治妊娠惡阻,甚者寒熱嘔吐,胸膈煩滿。用法用量每服20丸。摘錄《女科指掌》卷三......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半夏茯苓湯處方旋覆花、陳皮(去瓤.麩炒)、桔梗、白芍藥、人參、甘草(微炙赤)、川芎,各半兩;熟干地黃(酒浸)、赤茯苓(去皮),各三分;半夏(湯洗十遍.切.焙)一兩二分。炮制上為粗末。功能主治治妊娠惡阻,心中憒悶,頭......
  • 處方半夏3錢,茯苓2錢,丁香1錢,生姜3錢。功能主治伏飲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金鑒》卷四十一......
  • 處方半夏(泡)1錢半,茯苓1錢半,陳皮(去白)1錢半,生姜1錢半。功能主治消飲止嘔,和中順氣。主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盞半,煎1盞,去滓,臨臥服。摘錄《濟(jì)陽綱目》卷十八......
  • 處方半夏2兩,附子1分,赤茯苓1分,白術(shù)1分,人參1分,黃橘皮1分,丁香1分。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痰飲嘔吐。用法用量每服5錢,加生姜,水煎,空心服。心躁者,去丁香;飲甚者,加細(xì)辛,葶藶1分,枳實(shí)4個(gè)。摘錄《雞峰》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