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洗眼紫金膏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洗眼紫金膏處方

    朱砂(別研)、乳香(別研)、硼砂(別研)、赤芍藥、當歸(洗.焙),各一分;雄黃(研飛)二錢,麝香(別研)半錢,黃連(去須)半兩。

    炮制

    上搗,羅為細末,入研藥拌勻,再擂,煉蜜搜和為圓,如皂莢子大。

    功能主治

    治遠年日近翳膜遮障,攀睛僜肉,昏暗淚多,瞻視不明,或風(fēng)氣攻注,瞼生風(fēng)粟,或連眶赤爛,怕日羞明,隱澀難開,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

    每次用一圓,安凈盞內(nèi),以沸湯泡開,于無風(fēng)處洗,藥冷閉目少時,候三、兩時,再煨令熱,依前洗,一貼可洗三、五次。

    注意

    不得犯銅、鐵器內(nèi)洗。如暴赤眼腫者,不可洗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洗眼紫金膏處方

    朱砂(別研)乳香(別研)硼砂(別研)赤芍藥 當歸(洗、焙)各0.3克 雄黃(研飛)6克麝香(別研)1.5克 黃連(去須)15克

    制法

    上藥搗羅為細末,混勻,再搗,煉蜜搜和為丸,如皂莢子大。

    功能主治

    清熱消腫,明目祛翳。治目中翳膜,胬肉攀睛,昏暗淚多,瞻視不明,成風(fēng)氣攻注,瞼生風(fēng)粟,或連眶赤爛,怕日羞明,隱澀難開。

    用法用量

    每次用1丸,放凈盞內(nèi)用沸湯泡開,于無風(fēng)處洗眼,洗畢,閉眼少時。候三二時,再將藥液煨熱,依前法洗眼。每帖藥可洗三五次。

    注意

    本品不宜放在鋼鐵容器內(nèi)洗;暴赤眼腫者忌用。

    備注

    本方所治目生翳障或胬肉攀睛,均由熱毒上攻而成。方中黃連味苦性寒,除熱明目為主,朱砂、硼砂解毒消翳止癢為輔,麝香芳香通竅,乳香、赤芍、當歸和血化瘀為佐;雄黃解毒消腫為使。諸藥配合,可使熱散腫消,翳祛目明。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半夏1兩(搗羅為末),鯸鮧魚脂2兩(煎了者)。制法上藥1處調(diào)如膏。功能主治鼠瘺。用法用量旋取敷瘡上。摘錄《圣惠》卷六十六......
  • 處方蒼術(shù)2錢,白術(shù)1錢半,半夏1錢,南星1錢,酒黃芩1錢,香附1錢,陳皮5分,赤苓5分,威靈仙3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痰飲臂痛不能舉。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錄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見《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四......
  • 《張氏醫(yī)通》卷十四:半夏蒼術(shù)湯別名柴胡半夏湯(《張氏醫(yī)通》卷十四)。處方升麻 柴胡 藁本各1.5克 茯苓 神曲(姜汁炒)各3克 蒼術(shù)(米泔制)半夏各6克 生姜10片 甘草(炙)1.2克功能主治祛風(fēng)化痰。主素有風(fēng)證,目澀,頭疼眩暈,胸中有痰,......
  • 處方半夏5兩(洗),蘇子1升,生姜5兩,大棗40個(擘),橘皮3兩,桂心3兩,甘草2兩。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卒上氣,胸心滿塞。用法用量水7升,煮取2升7合。分3服。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摘錄《外臺》卷十引《深師方》......
  •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二:半夏茯神散處方半夏2兩(制),茯神1兩半(去木),棗仁3兩,遠志1兩半,膽星2兩,天麻2兩(煨),陳皮1兩半,木香1兩,磁石3兩,烏梅3兩。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癲妄,脈弦滑者。用法用量水1盞,煎數(shù)沸,加姜汁1匙,調(diào)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