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菟絲子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小菟絲子丸別名

    菟絲手丸(《攝生眾妙方》卷二)。

    處方

    石蓮肉60克 菟絲子(酒浸,研)150克 白茯苓(焙)30克 山藥60克(內(nèi)22,5克打糊)

    制法

    上藥研為細(xì)末,用山藥糊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腎氣虛損,少腹拘急,四肢瘦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鳴,心忪氣短,夜夢驚恐,精神困倦,情緒反常,飲食無味,心腹脹滿,腳膝痿緩,小便滑數(shù)。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時(shí)用溫酒成鹽湯送下;如腳膝無力,用木瓜煎湯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局方》卷五(吳直閣增諸家名方):小菟絲子丸別名

    菟絲子丸、菟絲丸

    處方

    石蓮肉2兩,菟絲子(酒浸,研)5兩,白茯苓(焙)1兩,山藥2兩(內(nèi)7錢半打糊)。

    制法

    上為細(xì)末,用山藥糊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填骨髓,續(xù)絕傷,補(bǔ)五臟,去萬病,明視聽,益顏色,輕身延年,聰耳明目。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少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鳴,心忪氣短,夜夢驚恐,精神困倦,喜怒無常,悲憂不樂,飲食無味,舉動乏力,心腹脹滿,腳膝痿緩,小便滑數(shù),房室不舉,股內(nèi)濕癢,水道澀痛,小便出血,時(shí)有遺瀝。色疸。赤白濁。

    用法用量

    菟絲子丸(《攝生眾妙方》卷二)、菟絲丸(《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

    摘錄《局方》卷五(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更多中藥材
  • 《千金》卷二:安中湯處方黃芩1兩,當(dāng)歸2兩,芎2兩,人參2兩,干地黃2兩,甘草3兩,芍藥3兩,生姜6兩,麥門冬1升,五味子5合,大棗35枚,大麻仁5合。功能主治婦人曾傷五月胎者。用法用量以水7升,清酒5升,煮取3升半,分4服,每日白天3次......
  • 處方廣皮60克 半夏(姜制)30克 白茯神30克 白術(shù)(土炒)60克 枳實(shí)(麩炒)30克 蘇子(炒)18克 川芎15克 當(dāng)歸(酒洗)15克 白芍藥(鹽、酒洗,炒)24克 木香3克 甘草(炙)9克 香附90克 (長流水浸三日,洗凈,炒黃色)神......
  • 處方人參4分(黨參用1錢5分),麥冬1錢5分,歸身1錢5分,甘草3分,通草8分,滑石1錢,細(xì)辛3分,燈心5分。功能主治婦人子淋,屬腎虛熱不能司化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大生要旨》卷二......
  • 處方茯苓3錢,蒼術(shù)2錢,荊芥2錢,防風(fēng)1錢,黃芩1錢,當(dāng)歸5錢,蒲公英2錢,半夏1錢。功能主治黃水瘡。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一......
  • 處方人參5錢,白術(shù)5錢,茯苓3錢,巴戟天3錢,附子1錢,麥芽1錢,枳殼3分,檳榔3錢,車前子2錢,白豆蔻3錢,扁豆2錢,蘿卜子1錢。功能主治小兒脾胃虛寒,上吐下瀉,眼目上視,死亡頃刻.其狀宛似慢驚風(fēng)。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論述此方全在用參、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