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葦莖湯

    《外臺秘要》卷十引《古今錄驗》:葦莖湯別名

    千金葦莖湯(《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篇·附方》)。

    處方

    葦莖(銼)30克 薏苡仁15克 桃仁50枚(去尖、皮、雙仁者)瓜瓣15克

    制法

    上四味藥,哎咀。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逐瘀排膿。治肺癰??韧滦瘸酎S痰膿血,胸中肌膚甲錯,隱隱作痛,咳時尤甚,口干咽燥,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F(xiàn)用于肺膿瘍、肺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百日咳等屬于肺熱者。

    用法用量

    以水1升,先煮葦莖,煮取500毫升,去滓,悉納諸藥,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6當吐如膿。

    備注

    本方為治肺癰名方。方中葦莖甘寒輕浮,清肺瀉熱為君;瓜瓣化痰排膿為臣;桃仁活血祛瘀,薏苡仁清肺破毒腫,共為佐使。四藥合用,共成清肺化痰,逐瘀排膿之功。肺癰未成或已成者均可使用。

    摘錄《外臺秘要》卷十引《古今錄驗》《備急千金要方》:葦莖湯組成

    葦莖二升,切,加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60g) 薏苡仁半升(30g) 瓜瓣半升(24g) 桃仁三十枚(9g)

    用法

    原方上四味畋咀,內(nèi)葦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F(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主治

    肺癰。身有微熱,咳嗽吐痰色黃,甚則咳吐腥臭膿痰,胸中隱隱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方解

    肺癰之病,由熱毒壅肺,痰熱瘀血互結(jié)所致。痰熱壅于肺,肺失清肅,則咳嗽發(fā)熱;痰熱瘀血內(nèi)壅,氣滯血瘀,郁結(jié)成癰,血敗肉腐,釀化為膿血,故咳吐黃痰,甚則咳吐腥臭膿痰;痰熱內(nèi)蘊,肺絡不通,故胸中隱隱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皆為痰熱內(nèi)盛之征,故治宜清肺化痰,逐瘀排膿。方中葦莖(蘆根)甘寒輕浮,善清肺熱而通肺竅,是治療肺癰必用之品,為君藥。瓜瓣(冬瓜仁)清熱化痰,利濕排膿,配合君藥清肺宣壅,滌痰排膿;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熱而排膿,下利腸胃而滲濕,使?jié)駸嶂皬男”愣猓矠槌妓?。桃仁活血逐瘀散結(jié),以助消癰,且潤燥滑腸,與冬瓜仁相合,使痰熱之邪從大便而解,為佐藥。四藥合用,具有清熱、逐瘀、排膿之功,為治肺癰常用之方。

    臨床應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肺癰的有效方劑,不論肺癰將成或已成,或善后調(diào)理,均可應用,以胸痛,咳嗽,吐痰腥臭或膿血,舌紅苔黃膩,脈數(shù)為辨證要點。

    2.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治療肺膿瘍、大葉性肺炎、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肺熱痰瘀互結(jié)者。

    方歌

    葦莖湯方出千金,桃仁苡仁冬瓜仁,肺癰痰熱兼瘀血,化痰排膿病自寧。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人參3錢,丹參2錢,麥冬3錢,甘草1錢,茯神3錢,生棗仁5錢,熟棗仁5錢,菖蒲1錢,當歸3錢,五味子1錢。功能主治心血少所致心經(jīng)之病,怔忡、不寐。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石室秘錄》卷一......
  • 處方人參2錢,黃耆1兩,白術1兩,三七3錢。功能主治五崩。用法用量《性病》本方用法:水煎前藥,調(diào)三七根末。摘錄《醫(yī)學集成》卷三......
  • 處方桃仁2錢,紅花2錢,山楂2錢,歸尾2錢,益母草2錢。功能主治產(chǎn)后1-2日,肚腹絞痛,瘀血凝滯。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服。摘錄《玉案》卷五......
  • 處方當歸3錢,荊芥1錢,元參3錢,陳皮3錢,熟地3錢,麥冬3錢,生甘草5分,生地1錢,黃連1分,丹皮1錢,貝母3分。功能主治助正氣。主小兒出痘。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十四......
  • 處方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全蝎半兩(炒)。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黃米大,朱砂為衣。功能主治小兒慢驚。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送下。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鄭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