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巴茅根

    《全國中草藥匯編》:巴茅根別名

    大茅根

    來源

    禾本科芒屬植物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Maxim.) Benth., et Hook. f.,以根狀莖入藥。四季可采,曬干。

    性味

    甘,涼。

    功能主治

    清熱,活血。用于婦女干血癆,潮熱,產(chǎn)婦失血口渴,牙痛。

    用法用量

    3~4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巴茅根拼音注音Bā Máo Gēn別名

    野葦子、紅紫

    英文名Amur Silvergrass, Aweetcaneflower Silvergrass出處

    始載于《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荻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Maxim) Benth et Hook f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凈,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或岸邊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華東等地。

    原形態(tài)

    荻,多年生草本,高達(dá)1.5cm。具粗壯被鱗片的根狀莖。稈直立,無毛,多節(jié),節(jié)具長須毛。葉互生;葉鞘長于節(jié)間,或上部者短于節(jié)間;葉舌長約1mm以下,先端鈍圓,具小纖毛;葉片條形,長10-16cm,寬4-12mm,上面基部密被柔毛。圓錐花序扇形,長20-30cm,主軸與分枝皆無毛,僅在枝腋間有小柔毛;分枝較弱,長10-20cm,每節(jié)具1短柄小穗,1長柄小穗,均結(jié)實(shí),且同形,含2小花,僅第2小花結(jié)實(shí);基盤上的白色絲狀毛約為小穗的2倍;第1穎的2脊緣有絲狀毛,邊緣透明膜質(zhì),有纖毛;雄蕊3;柱頭自小穗兩側(cè)伸出?;ā⒐?-10月。

    性狀

    性狀鑒別,呈扁圓柱形,常彎曲,直徑2.5-5mm。表面黃白色,略具光澤及縱紋。節(jié)部常有極短的毛茸或鱗片,節(jié)距0.5-1.9cm。質(zhì)硬脆,斷面皮部裂隙小,中心一小孔,孔周圍粉紅色。氣微,味淡。

    性味

    味甘;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活血。主干血癆;潮熱;產(chǎn)婦失血口渴;牙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0-90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性涼。有清熱活血的功能。用于婦女干血癆、潮熱、產(chǎn)婦失血口渴、牙疼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ū Yè Juǎn Bǎi別名肺筋草、石上柏、鳳尾草、鴨頭草、銀肺筋草英文名Roughleaved Spikemoss出處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吨袊幱脛游镏尽罚簯?yīng)用同于海龍。來源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粗葉卷柏的......
  • 《中藥大辭典》:粗葉懸鉤子拼音注音Cū Yè Xuán Gōu Zi別名大葉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壇(《廣西中草藥》)。出處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粗葉......
  • 拼音注音Cū Yè Mù別名白果雞屎樹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Lasianthus出處始載于《海南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粗葉木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sianthus chinensis Ben......
  • 拼音注音Cū Yè Mù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粗葉木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原形態(tài)灌木,高1-3m。小枝圓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絨毛。葉對生;葉柄長6-10mm;托葉小,三角形,頂端芒尖,......
  • 《全國中草藥匯編》:粗葉耳草拼音注音Cū Yè ěr Cǎo別名節(jié)節(jié)花來源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粗葉耳草Hedyotis hispida Retz.[Oldenlandia hispida Poir.]的全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性味苦,涼。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