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五味麝香丸

    來源

    藏族驗(yàn)方。

    處方

    麝香10g 訶子(去核)300g 黑草烏300g 木香100g 藏菖蒲60g

    性狀

    為棕褐色的小丸;具麝香特異的香氣,味微苦、澀、麻。

    炮制

    上五味,除麝香外,其余訶子等四味粉碎成細(xì)粉。將麝香研細(xì),再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用安息香的飽和水溶液泛丸,低溫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消炎,止痛,祛風(fēng)。用于扁桃體炎,咽峽炎,流行性感冒,炭疽病,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神經(jīng)痛,胃痛,牙痛。

    用法用量

    睡前服或含化,一次2~3丸,一日1次;極量5丸。

    注意

    本品有毒,慎用;孕婦忌服。

    規(guī)格

    每10丸重0.3g

    貯藏

    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八味丸(《朱氏集驗(yàn)方》卷二)。處方干地黃120克 茯苓 薯蕷 桂枝 牡丹皮 山茱萸各60克 澤瀉30克 五味子60克制法上藥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平補(bǔ)腎氣,固齒駐顏。腎氣不足,腰膝酸軟,面色不華,牙齒松動,消渴等證。用法......
  • 處方八物湯加阿膠、艾葉。功能主治胎漏,犯房下血者。用法用量《產(chǎn)孕集》本方用人參、白術(shù)、茯苓各二錢,芎一錢五分,當(dāng)歸一錢五分,白芍二錢,干地黃二錢,阿膠二錢,艾葉八分。摘錄方出《醫(yī)學(xué)入門》卷六,名見《產(chǎn)孕集》卷上......
  • 別名茜根散、茜根飲、茜根湯處方茜根3兩,升麻3兩,犀角3兩,桔梗1兩,黃柏1兩,黃芩1兩,地榆4兩,白蘘荷4兩。功能主治中蠱毒,下血狀如雞肝,腹中攪痛難忍者。用法用量茜根散(《圣惠》卷五十六)、茜根飲(《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茜根湯(《圣濟(jì)......
  • 別名麥門冬散處方麥門冬3兩(去心),甘草(炙)1分,人參1分,紫菀2兩,升麻2兩,貝母1分半。制法上銼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兒天行壯熱,咳嗽心煩。用法用量麥門冬散(《傷寒活人指掌》卷五)。本方方名,《醫(yī)方類聚》引作“八物麥門冬散”。摘錄《活人......
  • 《中國藥典》:八珍丸處方黨參100g 白術(shù)(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當(dāng)歸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黃150g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