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萬金膏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萬金膏處方

    龍骨、鱉甲、苦參、烏賊魚骨、黃蘗、草烏頭、黃連、豬牙、皂角、黃芩、白蘞、白芨、木鱉子仁、當(dāng)歸(洗.焙)、厚樸(去粗皮)、川芎、香白芷、沒藥(別研)、槐枝、柳枝,(并同.研)各一分;乳香(別研)一錢,黃丹一兩半,清麻油四兩(冬月用半斤)。

    炮制

    上除黃丹外,銀、石器中將諸藥并油內(nèi)用慢火煎紫赤色,去藥不用,卻入黃丹一半放油內(nèi),不住手?jǐn)?,令微黑,更入馀黃丹,不住手?jǐn)?,須是慢火熬令紫黑,滴在水上不散,及不黏手,然后更別入黃丹少許,再熬數(shù)沸,如硬時卻更入油些少,以不黏手為度。

    功能主治

    治癰疽發(fā)背,諸般瘡癤,從高墜墮,打撲傷損,腳膝生瘡,五般痔漏,一切惡瘡,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用時量瘡大小攤紙上貼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萬金膏處方

    龍骨 鱉甲 苦參 烏賊魚骨 黃柏 草烏頭 黃連 豬牙皂角 黃芩 白蘞 白及 木鱉子仁 當(dāng)歸(洗,焙)厚樸(去粗皮)川芎 香白芷 沒藥(別研)槐枝 柳枝(并同銼,研)各7.5克 乳香(別研)30克 黃丹45克 清麻油120克(冬月用250克)

    制法

    上藥除黃丹外,將諸藥于油內(nèi)慢火煎紫赤色,去藥不用,卻入黃丹一半于油內(nèi),不住手?jǐn)?,令微黑,更入所余黃丹,不住手?jǐn)?,須是慢火熬令紫黑,滴在水上不散,不粘手,然后更別人黃丹少許,再熬數(shù)沸,如硬時卻更入油些少,以不粘手為度。

    功能主治

    治癰疽發(fā)背,諸般瘡癤,從高墜墮,打撲傷損,腳膝生瘡,遠年臆瘡,五般痔漏,一切惡瘡。(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用時量瘡大小,攤紙上貼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片玉心書》卷五:萬金膏處方

    羌活 川芎 細辛 木通 麻黃 石菖蒲各3克 龍腦 麝香各少許

    功能主治

    治郺鼻。肺受風(fēng)寒,久而不散,膿涕結(jié)聚不開,不聞香臭。

    摘錄《片玉心書》卷五《外科癥治全書》:萬金膏處方

    五倍子 黃連 防風(fēng) 荊芥穗 當(dāng)歸 川芎 苦參各12克 銅綠1.5克

    制法

    上藥生研極細末,以薄荷煎汁為丸,彈子大。

    功能主治

    治眼瞼赤爛。

    用法用量

    臨用時以熱水化開1丸,乘熱洗眼,每日三次。

    摘錄《外科癥治全書》
更多中藥材
  • 別名艾葉酒處方白艾蒿10束(每束如升許大,凈擇水洗,銼細)。制法煮取濃汁,拌曲末,一如常醞法,酒熟去糟取清酒。功能主治大風(fēng)癩病,身體面目俱有瘡痍,惡汁自出。用法用量艾葉酒(《圣濟總錄》卷十八)。摘錄《圣濟總錄》卷十八......
  • 處方好醋、艾。制法好醋炆艾。功能主治驗胎。主過月或月數(shù)未足,難明是否有孕者。用法用量服半盞后,腹中翻,大痛,是有孕;不為痛,定無。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二......
  • 《楊氏家藏方》卷十五:艾附丸處方白艾葉 枳殼(去瓤,取凈)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當(dāng)歸(洗,焙)赤芍藥 沒藥(別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制法上藥為細末,將艾葉并枳殼用米醋于沙鍋內(nèi)煮,令枳殼爛,同艾細研為膏,和藥末為丸,如梧......
  • 處方破故紙2錢,五味子1錢半,肉豆蔻(面炮)1錢,吳茱萸7分,炒陳艾2錢,厚附片2錢。功能主治溫中暖臟。主妊娠虛寒,腰腹疼痛,精神不振,憎寒喜熱,少腹冷,小便清長,食少,舌淡苔白,脈沉遲。用法用量水煎,食遠服。如胸脘不舒,去五味,加廣皮。摘......
  • 處方香附5兩(分4份:1童便,1米醋,1人乳,1鹽酒浸),蘄艾(醋煮)2兩,當(dāng)歸2兩,川芎1兩半,白芍1兩半,熟地黃(酒蒸)1兩半,黃芩1兩半,阿膠(酒蒸)1兩,臭椿根皮1兩。制法上為末,搗地黃、阿膠和勻,加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