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羌藍湯

    組成

    羌活12克、板藍根30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風解表,清熱解毒。

    主治

    外感發(fā)熱,怕冷,頭痛或肢體酸痛,咽喉腫痛等。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外感發(fā)熱、痄腮等病癥。

    發(fā)熱:本方加金銀花、柴胡等治療外感發(fā)熱84例。每日1劑,病情較重者可日服2劑,日夜追服以加強藥物療效。結果:84例患者均于5日內熱退,其中79例于1~2日內熱退身涼。(《中國中醫(yī)急癥》2006年第11期)

    方解

    方中羌活能發(fā)散風寒而解表邪,祛風濕而止疼痛,且有退熱之功;板藍根清熱解毒,且用量重于羌活,能制約其溫。二藥配合,共成辛涼解表,清熱解毒之方。

    本方以發(fā)熱惡寒、咽痛、苔薄脈浮數為辨證要點。熱重,加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咽痛,加山豆根、馬勃、桔梗;頭痛,加桑葉、菊花、川芎;咳嗽有痰,加桔梗、杏仁、浙貝母。

    現代研究

    羌藍湯可以抑制體內毒素的致熱作用,在解熱的同時也抑制血漿cAMP含量以及血清IL1、IL6活性水平的升高。

    方歌

    缺。

    摘錄現代·《方劑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玄參5錢,生地5錢,麥冬5錢,白薇1錢,骨碎補5錢,天門冬3錢。功能主治因過食肥甘,熱氣在胃,胃火日沖于口齒之間,而濕氣乘之,濕熱相搏而不散,蟲生于牙而致齒牙破損而作痛,如行來行去者。用法用量水煎服。配合五靈至圣散含漱。摘錄《辨證錄》卷......
  • 處方黃耆1兩,白術5錢,當歸5錢,生棗仁5錢,遠志3錢,茯神5錢,甘草1錢,熟地1兩,半夏2錢,麥冬5錢,柏子仁3錢,玄參3錢。功能主治生血,補心肝。主心虛驚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四......
  • 《永類鈐方》卷十八引鄭氏方:安宮散處方附子(炮)2錢,阿膠(炒)2錢,五味子2錢,黃耆(炙)2錢,山藥2錢,當歸2錢,熟地黃2錢,赤芍2錢,木香2錢,甘草(炙)2錢,生姜半兩(炒黑),糯米1勺(炒焦)。制法上銼散。功能主治安胎。主半產,妊娠......
  • 《中國藥典》:安宮牛黃丸處方牛黃100g 水牛角濃縮粉200g 麝香25g 珍珠50g 朱砂100g 雄黃100g 黃連100g 黃芩100g 梔子100g 郁金100g 冰片25g性狀為黃橙色至紅褐色的大蜜丸;氣芳香濃郁,味微苦。炮制以上......
  • 《中國藥典》:安宮牛黃丸處方牛黃100g 水牛角濃縮粉200g 麝香25g 珍珠50g 朱砂100g 雄黃100g 黃連100g 黃芩100g 梔子100g 郁金100g 冰片25g性狀為黃橙色至紅褐色的大蜜丸;氣芳香濃郁,味微苦。炮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