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滲濕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滲濕湯處方

    白術(shù)(三錢) 干姜(炮 一錢) 白芍藥(一錢) 附子(炮.去皮臍.一錢) 白茯苓(去皮.一錢) 人參(一錢) 桂枝(不見火.半錢) 甘草(炙.半錢)

    功能主治

    治坐臥濕地,或?yàn)橛曷端u,身重腳弱,關(guān)節(jié)疼痛,發(fā)熱惡寒,或多汗惡風(fēng),或小便不利,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五片,紅棗一枚,煎至一鐘,不拘時(shí)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滲濕湯處方

    蒼術(shù)、白術(shù)、甘草(炙),各一兩。茯苓(去皮)、干姜,各二兩。橘紅、丁香,各一分。

    炮制

    上俰咀。

    功能主治

    治寒濕所傷,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澀或出,大便溏泄。皆因坐臥濕處,或因雨露所襲,或因汗出衣衾泠濕,久久得之。腰下重疼,兩腳疼痛,腿膝或腫或不腫,小便利,反不渴,悉能主之。

    用法用量

    每取四錢,水一盞半,棗一枚,姜三片,煎七分,食前溫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滲濕湯別名

    七味滲濕湯(《景岳全書》卷五十四)。

    處方

    蒼術(shù) 白術(shù) 甘草(炙)各30克 茯苓(去皮)干姜(爁)各60克 橘紅 丁香各7.5克

    制法

    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

    治寒濕所傷,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澀或利,大便溏泄,腰下重疼,兩腳疼痛,腿膝或腫或不腫,小便利反不渴。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大棗1枚,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空腹時(shí)溫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古今醫(yī)統(tǒng)》卷十七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滲濕湯別名

    參附滲濕湯(《景岳全書》卷五十八)。

    處方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附子(炮)干姜(炮)桂枝 芍藥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坐臥濕地,或雨露所襲,身重腳弱,關(guān)節(jié)疼痛,發(fā)熱惡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

    上藥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320毫升,不拘時(shí)服。

    摘錄《古今醫(yī)統(tǒng)》卷十七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扁鵲心書》卷下:滲濕湯處方

    厚樸60克 丁香 甘草 附子各30克 砂仁 干姜 肉果(面裹煨透)高良姜各24克

    制法

    上藥銼碎。

    功能主治

    溫胃除濕。治脾胃虛寒,四肢困倦,骨節(jié)酸疼,頭暈鼻塞,惡風(fēng),多虛汗,痰飲不清,胸滿氣促,心腹脹悶,兩脅刺痛,霍亂吐瀉。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加生姜3片,大棗3枚,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時(shí)服。

    摘錄《扁鵲心書》卷下《女科百問》卷上:滲濕湯處方

    白術(shù)45克 蒼術(shù)15克(炒)厚樸 肉桂 丁香 干姜各30克 陳皮 細(xì)辛 白茯苓各30克 肉豆蔻15克 砂仁15克 附子24克(先炮,同姜炒令赤,去姜,切片)

    制法

    上藥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婦人濕勝濡泄,經(jīng)水反斷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棗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時(shí)熱服。

    摘錄《女科百問》卷上《丹臺(tái)玉案》卷二:滲濕湯處方

    丁香 蒼術(shù) 白術(shù) 姜黃 茯苓 甘草 陳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濕傷脾胃,下部虛腫,大便泄瀉,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上藥加大棗2枚,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服。

    摘錄《丹臺(tái)玉案》卷二
更多中藥材
  • 《楊氏家藏方》卷六:八味湯處方吳茱萸(湯洗七次)干姜(炮)各60克 木香 橘紅 肉桂(去粗皮)丁香 人參(去蘆頭)當(dāng)歸(洗,焙)各30克制法上藥嚼咀。功能主治脾胃虛寒,氣不升降,心腹刺痛,大便滑瀉。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
  • 《中國藥典》:八味沉香散來源藏族驗(yàn)方。處方沉香200g 肉豆蔻100g 廣棗100g 石灰華100g 乳香100g 木香100g 訶子(煨)100g 木棉花100g性狀為黃褐色的粉末;氣芳香,味咸、澀、微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
  • 處方生地9g,連翹9g,紅花6g,桃仁6g,白鮮皮15g,地膚子6g,僵蠶9g,蟬蛻9g。功能主治蕁麻疹。用法用量水煎服。血熱風(fēng)盛,加丹皮、赤芍、銀花;肺熱便燥,加青黛、大黃、白芷;風(fēng)熱上犯,加白芷、白蒺藜、荷葉;濕熱外滲,加苦參。黃柏、蒼......
  • 《中國藥典》:八味清心沉香散來源蒙古族驗(yàn)方。處方沉香180g 廣棗180g 檀香90g 紫檀香90g 紅花90g 肉豆蔻60g 天竺黃60g 北沙參60g性狀本品為淺棕紅色的粉末;氣香,味微酸、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即得......
  • 處方牛黃3分,貝母2錢,天花粉1錢,龍腦1分,白茯苓5分,甘草5分,牛蒡子(炒)2錢,僵蠶3錢。制法上為末,蜜調(diào)膏。功能主治三焦熱毒,驚悸痰喘。用法用量噙化,金銀花湯凈口。摘錄《誠書》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