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石膏、黃芩、甘草、赤芍藥、葛根,各一兩;麻黃(去根.節(jié))、柴胡(去苗),各半兩。
上搗羅為散。
治小兒傷寒壯熱,頭痛體疼,口干煩渴。
三歲小兒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姜少許,蔥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濾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汗出為效,量?jī)捍笮〖訙p。
柴胡45克(去苗)白術(shù)30克 白茯苓22克 甘草22克(炙微赤,銼)五味子30克 干姜22克(炮裂,銼)附子22克(飽裂,去皮,臍)防風(fēng)22克(去蘆頭)桂心15克
上藥搗篩為散。
主傷寒陰痙,閉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脈拘急,汗不止。
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210毫升,去津,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柴胡30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石膏、黃芩、甘草、赤芍藥、葛根,各一兩;麻黃(去根.節(jié))、柴胡(去苗),各半兩。
炮制上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治小兒傷寒壯熱,頭痛體疼,口干煩渴。
用法用量三歲小兒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姜少許,蔥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濾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汗出為效,量?jī)捍笮〖訙p。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圣惠方》卷十:柴胡散處方柴胡45克(去苗)白術(shù)30克 白茯苓22克 甘草22克(炙微赤,銼)五味子30克 干姜22克(炮裂,銼)附子22克(飽裂,去皮,臍)防風(fēng)22克(去蘆頭)桂心15克
制法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主傷寒陰痙,閉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脈拘急,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210毫升,去津,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柴胡散處方柴胡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