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柴胡枳殼湯

    《嵩崖尊生》卷十五:柴胡枳殼湯處方

    柴胡7分,枳殼7分,赤芍7分,大黃1錢,甘草4分。

    功能主治

    小兒出疹,腹脹氣促。

    摘錄《嵩崖尊生》卷十五《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柴胡枳殼湯處方

    柴胡1錢半,枳殼1錢,黃芩1錢,山梔1錢,知母1錢,麥門冬1錢,干葛1錢,大青2錢,生地2錢,石膏2錢,升麻8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

    孕婦傷寒,邪傳于里,口渴煩熱,腹?jié)M便閉,譫語,或發(fā)斑,晝夜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大便閉甚,加大黃。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五:柴胡枳殼湯處方

    柴胡(去苗)3分,枳殼(去瓤,麩炒)3分,升麻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鱉甲(去裙襕,醋浸,炙令黃)3分,甘草(炙,銼)3分,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3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勞瘧久不愈,翕翕發(fā)熱,骨節(jié)痛,不下食,小便赤,漸加瘦弱。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未發(fā)前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五《圣濟(jì)總錄》卷二十八:柴胡枳殼湯處方

    柴胡(去苗)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梔子仁半兩,茵陳蒿半兩,龍膽半兩,大黃(銼,炒)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傷寒發(fā)黃,壯熱,骨節(jié)煩疼,兩胸下氣脹急硬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早、晚食后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八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人參(去蘆)1兩,遠(yuǎn)志(煮,去心)1兩,茯神(去木)1兩,酸棗仁(去皮,微炒)1兩(別研),朱砂(別研)半兩,紫石英(火煅,醋淬7次,別研水飛)半兩,石菖蒲(米泔浸一宿)半兩,乳香(別研)半兩。制法上為細(xì)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四:八物湯別名八物散(《醫(yī)學(xué)人門》卷四)。處方桂心 當(dāng)歸 川芎 前胡 防風(fēng)各22.5克 芍藥45克 甘草(炙)茯苓各15克制法上藥嚼咀。功能主治厥陰傷風(fēng),惡風(fēng)體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熱如瘧,骨節(jié)煩疼,其脈尺寸俱微而遲者......
  • 處方當(dāng)歸2錢,香附2錢,鹿茸(醋炙,如熱少用)2錢,川芎2錢,熟地2錢,白術(shù)2錢,山萸2錢,小茴2錢,甘草1錢。功能主治婦人二十一二,經(jīng)脈不調(diào),赤白帶下,或如梅汁,或片,或二三月不行,潮熱,咳嗽,飲食不思,四肢困倦。用法用量分4帖。加生姜3......
  • 處方黨參、黃耆、玉竹、白術(shù)、山藥、百合、燕窩、桂圓肉。功能主治勞碌傷氣,音啞難言。摘錄《內(nèi)外驗(yàn)方秘傳》卷下......
  • 別名八味丸(《朱氏集驗(yàn)方》卷二)。處方干地黃120克 茯苓 薯蕷 桂枝 牡丹皮 山茱萸各60克 澤瀉30克 五味子60克制法上藥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平補(bǔ)腎氣,固齒駐顏。腎氣不足,腰膝酸軟,面色不華,牙齒松動,消渴等證。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