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肉蓯蓉丸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八:肉蓯蓉丸處方

    肉蓯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千)菟絲子(酒浸三日,曬干,別搗為末)薯蕷 牛膝(去苗)巴戟 杜仲(去粗皮,炙微黃)續(xù)斷 白茯苓 枸杞子 五味子 蛇床子 山茱萸各30克 茯神 遠(yuǎn)志(去心)柏子仁各60克

    制法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虛勞羸瘦,陽(yáng)痿,健忘,腰膝多疼。

    用法用量

    空腹時(shí)以溫酒下30丸,每日二次。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八《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九:肉蓯蓉丸處方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60克 澤瀉 熟地(焙)五味子 巴戟天(去心)地骨皮 人參 栝樓根 韭子 甘草(炙)牡丹皮各30克 桑螵蛸(炙)30枚 赤石脂(研)龍骨 磁石(煅,醋淬二至七次,研)禹余糧(煅,酣淬七次,研)各45克

    制法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補(bǔ)肝益腎,固澀止遺。治消渴,小便無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牛乳汁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九《丹溪心法》卷三:肉蓯蓉丸處方

    山茱萸30克 蓯蓉60克(酒浸)楮實(shí) 枸杞 地膚子 狗脊(去毛)五味 覆盆子 菟絲子 山藥 故紙(炒)遠(yuǎn)志(去心)石菖蒲 萆薢 杜仲(去皮,炒)熟地 石斛(去根)白茯苓 牛膝(酒浸)澤瀉 柏子仁(炒)各30克

    制法

    上藥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壯元?dú)?,養(yǎng)精神。治虛損。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空腹時(shí)用溫酒送下。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更多中藥材
  • 《東垣試效方》卷二:奔豚丸處方厚樸(姜制)7錢,黃連(去須,炒)5錢,白茯苓(去皮,另末)2錢,川烏頭(炮)半錢,澤瀉2錢,苦楝(酒煮)3錢,玄胡1錢半,全蝎1錢,附子(去皮)1錢,巴豆霜4分,菖蒲2錢,獨(dú)活1錢,丁香半錢,肉桂(去皮)2分......
  • 《金匱要略》卷上:奔豚湯處方甘草 芎藭 當(dāng)歸各6克 半夏12克 黃芩6克 生葛15克 芍藥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功能主治主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用法用量上藥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溫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
  • 處方茯苓4兩,生葛8兩,甘草2兩(炙),生姜5兩,半夏1升(湯洗),人參3兩,當(dāng)歸2兩,芎2兩,李根白皮(切)1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短氣,五臟不足,寒氣厥逆,腹脹滿,氣奔走沖胸膈,發(fā)作氣欲絕,不識(shí)人,氣力羸瘦,少腹起騰踴如豚子,走上走下......
  • 處方芍藥、川芎、茯苓、葛根、半夏、甘草、當(dāng)歸、甘李根皮。功能主治腎積,小腹如江豚跳躍上沖。摘錄《證治寶鑒》卷九......
  • 處方甘李白皮1兩半,干葛半兩,半夏4錢,白芍3錢,當(dāng)歸2錢,芎2錢,甘草2錢。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男子?jì)D人因驚悸憂恚氣聚,自臍腹動(dòng)悸,上行或沖咽喉,腹中痛。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后溫服。摘錄《雞峰》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