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木鱉子(另研.二兩)、白膠香(另研.二兩)、白芍藥(二兩)、草烏(去皮尖.四兩)、赤小豆(一兩.另研為末.打糊)
上為末,以赤小豆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治左癱右瘓,腳弱不能行履。
每服七丸,旋加至十丸,溫酒或木瓜湯下。病在上,食后臨臥服;病在下,空心服。
忌熱物少時。
舊有寒濕之疾,每發(fā)時不可忍,呻吟之聲徹于外,幾至于死,忽遇道人授此方,服半料,間或發(fā)作,頓覺減于前,時服盡全料,厥疾遂瘳,信而服之,其驗如神。
白術、赤茯苓、木豬苓(去皮)、舶上茴香(炒)、澤瀉、赤芍藥、紫蘇葉、葫蘆巴、枳實(麩炒.去穰)、檳榔,各五錢。桃仁(一兩.去皮尖及雙仁.麩炒),地膚子(一兩)。
上除桃仁別研外,搗羅為細末,入桃仁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逐風去濕,消腫行血止痛。
每服三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紫蘇湯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木鱉子(另研.二兩)、白膠香(另研.二兩)、白芍藥(二兩)、草烏(去皮尖.四兩)、赤小豆(一兩.另研為末.打糊)
炮制上為末,以赤小豆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左癱右瘓,腳弱不能行履。
用法用量每服七丸,旋加至十丸,溫酒或木瓜湯下。病在上,食后臨臥服;病在下,空心服。
注意忌熱物少時。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明·方賢著《奇效良方》:輕腳丸來源舊有寒濕之疾,每發(fā)時不可忍,呻吟之聲徹于外,幾至于死,忽遇道人授此方,服半料,間或發(fā)作,頓覺減于前,時服盡全料,厥疾遂瘳,信而服之,其驗如神。
處方白術、赤茯苓、木豬苓(去皮)、舶上茴香(炒)、澤瀉、赤芍藥、紫蘇葉、葫蘆巴、枳實(麩炒.去穰)、檳榔,各五錢。桃仁(一兩.去皮尖及雙仁.麩炒),地膚子(一兩)。
炮制上除桃仁別研外,搗羅為細末,入桃仁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風去濕,消腫行血止痛。
用法用量每服三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紫蘇湯下。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