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排石湯

    《古今名方》:排石湯處方

    柴胡 黃芩 郁金 枳殼 姜黃 青皮 大黃(后下)白芍各15克 山楂10克 川楝子12克 金錢草30克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通淋排石,治肝膽管結(jié)石,總膽管結(jié)石,膽囊結(jié)石,膽道術(shù)后殘余結(jié)石,膽道泥沙樣結(jié)石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腹痛重,加延胡索;嘔吐,加竹茹、半夏;高熱感染,加金銀花、蒲公英、連翹;濕熱黃疸重,加茵陳、梔子、龍膽草。

    備注

    原書云:用本方時可配合總攻,以提高療效。即上午八時口服排石湯,九時電針右側(cè)日月、期門兩穴二小時,十時服50%硫酸鎂30~50毫升。

    摘錄《古今名方》岳美中方:排石湯處方

    金錢草60克,木通9克,瞿麥9克,冬葵子9克,海金砂9克,甘草梢9克,石葦9克,車前子12克,茯苓12克,滑石15克。

    功能主治

    清熱祛濕,利水通淋。主濕熱蘊(yùn)蓄膀胱。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岳美中方
更多中藥材
  • 《圣惠》卷二十八:艾葉煎丸處方艾葉4兩(微炒),白頭翁1兩。制法上為末,用米醋3升,先熬藥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藥末相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勞,臍腹疼痛,或時泄?。患嬷螊D人勞后帶下。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摘錄《圣惠》卷二十......
  • 處方艾葉15克 生姜25克 雞蛋2個制法將上3味加水適量同煮;待雞蛋熟,剝?nèi)?,?fù)入原湯中煨片刻。功能主治溫經(jīng),止血,安胎,散寒。適用于崩漏及胎動不安、習(xí)慣性流產(chǎn)。用法用量吃蛋飲湯,每日2次。摘錄《民間方》......
  • 處方干艾葉15克(鮮者30克)南粳米50克紅糖適量制法艾葉煎取濃汁去渣,與粳米、紅糖加水煮為稠粥。功能主治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適用于婦女虛寒性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腹冷痛等。用法用量月經(jīng)過后3天服,月經(jīng)來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溫?zé)岱⒁夥碴幪撗?.....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七:艾葉飲處方艾葉、當(dāng)歸(切,焙)、人參、生干地黃(焙)、地榆、干姜(炮)、阿膠(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半產(chǎn)后,惡露不斷,心悶氣短。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圣濟(jì)總錄》......
  • 處方艾葉50克 雞蛋2個 白糖適量制法將艾葉加水適量煮湯,打入雞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功能主治溫腎安胎。適用于習(xí)慣性流產(chǎn)。用法用量每日晚睡前服。摘錄《民間方》......